三國之特工皇帝_第225章 前將軍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官府見的多了,官員的府宅也見過很多。大多數官員府宅門頭,都隻是黑底白字的匾額,隻要一些家中藏著钜額財產且大腦反應相對癡鈍的贓官,纔會將門頭上的字給做成鎏金。

劉辯如此一說,竟是把反對白馬義從的罪惡竄改成了公孫瓚不問啟事攻擊友軍,把公孫瓚也給說的一愣。

不但商店買賣不斷,路邊酒樓也幾近是家家滿座,歌女的歌聲伴著瑤琴、箜篌的旋律,從歌舞坊中飄出,沿著街道飄零,使得騎在馬背上的劉辯,腦海中也閃現出一派歌舞昇平的氣象。

扭頭看著公孫瓚,劉辯不但冇有指出他是在自賣自誇,反倒順杆子向上爬的對他說道:“前將軍過分自謙,漁陽地處北方,雖非苦寒地帶,卻也不如中原地盤肥饒、人丁集合。能夠在此地生長出如此壯觀一座城池,前將軍果然是治世之能臣!”

與公孫瓚並肩向前走著,聽他提及當日在重合產生的事情,劉辯微微一笑,對公孫瓚說道:“不瞞前將軍,本王當日急著分開重合,乃是聽聞黃巾逆賊欲強攻濮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生為漢室宗族,本王便有任務為當今陛下保衛國土,如何能坐擁雄師,眼睜睜的看著黃巾軍攻破濮陽?公孫範將軍倒是並未違拗前將軍囑托,重合城內渤水兵也是想要強留本王,卻被本王麾下不識好歹的將士給繳了兵械,導致本王本日見了前將軍,尚感慚愧!”

公孫瓚嘴上說著“殿下謬獎”,可迴應劉辯的話,卻並不是自謙,反倒有些自賣自誇的意味。

與公孫瓚並騎進入城內,呈現在劉辯麵前的,是寬廣的青石街道與來往不斷的行人。街道兩側的店鋪,也是家家敞開大門停業,一些外埠來到此處的客商,也牽著拉貨的牛馬,與本地販子做著買賣。

“多謝前將軍!”朝公孫瓚拱了拱手,劉辯翻身跳上馬背,跟著公孫瓚走進了府宅大門。

策馬走在這群馬隊最前麵的,是個身穿銀色鱗片甲,下巴上飄著烏黑長髯的中年將軍。

公孫瓚的雄師越來越近,與劉辯並騎立於數名薊州將領身前,公孫續扭頭看了劉辯一眼,嘴唇動了動,卻並未說出話來。

翻身下了馬背,公孫瓚領著數名麾下將領,快步朝劉辯走了疇昔,到了劉辯身前,他雙手抱拳朝劉辯拱了拱,大咧咧的嗬嗬一笑,對劉辯論道:“起初聽聞犬子回報,說是從黃巾賊人手中救了殿下。老夫邇來軍務纏身,也未曾馬上前去拜見,現在卻要殿下上馬相迎。老夫何德何能,竟能有此殊榮!”

數千名白馬馬隊手中除了短矛,並冇有像燕雲鐵騎的馬隊那樣裝備著圓盾,不過他們每小我的身後,卻都揹著一柄長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