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鐵戟溫侯_第十九章 調兵遣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呂布便以徐榮為中郎將,以薛蘭、李蒙、王方為副將,撥給其一萬步兵,三千馬隊,屯紮郿塢,防備西涼韓遂馬騰。

一席話下來,世人都被呂布的情感所傳染,無形當中,世人都呂布已經儘皆佩服。

朱雋年約五十,身高七尺,比之皇甫嵩身材,倒顯得肥胖,頜下一縷髯毛,雙目有神。

李儒聽了附和誌:“此計可行,如果實施恰當,今後必將處理我軍糧草的題目。”

拜彆劉協以後,呂布再次調集世人,商討出征安定牛輔叛軍。

“公偉說的對,眼下我軍當立即派兵前去禁止牛輔叛軍。牛輔叛軍雖眾,但不過都是臨時征召拚集起來的,影響了戰力,絕非我軍的敵手!長安乃是我軍的底子,切不成讓叛軍兵臨長安城下,以免軍心浮動!”

呂布想起方纔與鐘繇所議的屯田之策,便將鐘繇所獻屯田之策說了出來。

董卓身後,呂布以朝廷的名義,拜韓遂為鎮西將軍,遣還金城!封馬騰為征西將軍,遣還武威。

漢獻帝自從那日呂佈於朝堂之上持劍殺人後,對呂布顧忌、驚駭不亞於董卓。幸虧呂布對劉協大要上恭敬,也才讓劉協對呂布不像對董卓那樣深惡痛絕和仇恨。

李儒抱拳都高順、皇甫嵩等人拱手道:“昔日獲咎各位之處,儒深感抱愧。還請各位諒解!”

李儒直起家子,道:“主公可派人安撫韓遂、馬騰,許以官職爵位。二人屯紮美陽,不過是為了張望。如果牛輔攻破長安,他二人必然會前後夾攻長安;如果我等擊敗牛輔,他二人必然撤兵返回西涼。”

以李肅為執金吾,領兵三千虎賁軍保衛皇宮和然後留給李儒三千人馬,成廉、魏越、宋憲、郝萌幫手李儒守長安,呂布自帶張遼、徐晃、朱雋等將領馬隊五千,步兵三萬,討伐牛輔。

董卓進入洛陽之時,曾經拉攏韓遂和馬騰,讓其派兵進軍長安。等二人領兵還未從西涼達到長安之時,董卓已死。因而二人便領兵屯紮在美陽四周,持張望態度。

軍心可用,呂布便想說點甚麼,因而道:“昔日,我大漢多麼的威名赫赫,遂有‘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可現在呢?大漢曆經四百餘年矣,風雨飄搖,彷彿大海中的的孤舟,隨時有被毀滅的傷害。內有賊寇殘虐,外有蠻夷虎視眈眈。一旦蠻夷鐵騎越太長城,中原將不複我漢人統統。大丈夫,抱有經世之才,豈可空老於臨泉之下?及至耄耋之年,唯有扼腕感喟,人生豈不悲慘?我等昂藏七尺男兒,頭頂天,腳踏地,當手提七尺長劍,擯除胡虜,護我國土。如果大家惜命,惜名,中原國土將不複我漢人統統,我等子孫皆為蠻夷之奴。”

隻是二人得了嘉賞,並未立即拜彆,而是仍舊屯兵美陽。

其他眾將亦紛繁請戰。唯有皇甫嵩和朱雋老成慎重,並無與眾將爭戰之意。

坐在行列之首的高順出列抱拳道:“末將願請戰!”

聞聽呂布欲要出兵平叛,心中按捺住狂喜,口上鼓勵嘉獎一番。

接下來就是調兵遣將了。長安一共有五萬步兵,一萬馬隊,一千陷陣營和之前赤衛騎。

牛輔叛軍占有潼關,呂布早就曉得,推測必然是那賈詡的戰略。好一個賈詡,牛輔並不成怕,可駭的是這賈詡。呂布心中對賈詡更看重一分。

因屯田之策,世人都不再藐視鐘繇。呂布指著李儒對世人道:“文優昔日為董卓幕僚,與各位結下恩仇。現現在李儒已經歸順本將,與諸位皆是同僚。今後當精誠合作,切不成生出仇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