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鐵馬山河_第五百六十六章 完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比及嚴紹暮年的時候,王朝的版圖已經向西推動到烏拉爾山脈,向南推動到了澳大利亞的邊沿,建立了一個高出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over-->

萬一賈詡腦筋發熱,真的替劉協出了甚麼主張呢?

到了劉協的麵前,還是保持著較為謙恭的姿勢,能夠說到處表示的都很好,唯獨對權力的把控很嚴。但也冇有硬頂,那樣就太較著了,而是把一些看似有效實則冇甚麼大用的權力讓給了劉協。

終究不得已,劉協隻能讓不,將劉備也列入了討逆的佈告當中,隻是來由嗎,就牽強的很了...

可惜的是,他們能退,袁術冇法退,他如果退了,就變得和曹操、劉備差未幾了。考慮到袁術與幾家的乾係都不太和諧,真跑到荊州或是江東去了,很難說他是不是另有小命在...

彆的提早推行了科舉製,不過並冇有甚麼八股文之類的,反而更加符合實際。

建立新的王朝後,嚴紹一方麵療攝生息,另一方麵又擴大了海路摸索,特彆是提出了包含龍骨在內的諸多設法,使得造船技術獲得了大幅度的晉升,終究在十餘年後,派出船隊登岸了包含菲律賓在內的諸多地區,從這些地區帶回了包含能夠一年三熟的三季稻和其他一係列高產農作物,使得海內糧食緊缺題目獲得了減緩。

這時和高平陵之變今後分歧,世家之間冇有甚麼非要滅族的深仇大恨。

何如嚴紹在其他方向的姿勢都很低,在劉備的事情上卻寸步不讓。

荊州聯軍再敗,讓江東也落空了再戰的才氣,劉備、曹操等授首,孫策不得不挑選投降,孫家挑選將小女兒作為聯婚東西送了上去。

劉協到也不是過於天真,嚴紹的低姿勢讓他對勁,但也冇有全信了嚴紹。實在是有了董卓的經曆以後,他很難再信賴賴何人,也冇有底氣去信賴賴何人,以是給嚴紹出一個討逆的佈告?冇題目?可佈告上的並不是嚴紹要求的劉表、袁術、孫策、曹操和劉備這五路諸侯,隻要曹操和劉備兩個罷了。

說到底,劉備在劉協眼中就是個臣子,還是個冇甚麼太大用處的臣子,不會有甚麼出售臣子的負罪感,反而感覺這是臣子應當乾的。

冇能把劉表他們也奉上討逆榜,多少讓嚴紹有些遺憾,幸虧他也冇抱太大的希冀就是了。有這麼一個佈告,能對剩下幾家諸侯證明本身的合法性就行。

南下的河北兵馬很快就與袁術等人交兵,方纔大敗的他們底子就不是嚴紹的敵手,荊州兵馬又不是特彆善戰,兵鋒很快來到了壽春城下。

這一次並冇有產生赤壁之戰,因為劉表並冇有病死,反倒是成了新聯軍的盟主。畢竟團體氣力上劉表還是要比孫策強一丟丟,再加上資格等題目,也能讓曹操和劉備點頭。

幸虧不等嚴紹去辯白,已經有大臣跑疇昔替嚴紹找了藉口。

幸虧孫策等人還不傻,冇做出如許的定奪,但聯軍內部的氛圍還是變得有些奧妙,曹操和劉備兩路人馬寄人籬下本來就心生不滿,還要被人瞧不起,如何能忍得住?最慘的還是曹操,部下不竭有人離開步隊,劉備還好,手底下都是跟從多年的親信或兄弟,冇那麼輕易跑路。

再者...

<!--go-->賣力斷後的曹軍並冇有對峙太久時候,就連曹仁也在亂軍當中被俘,成了階下囚。不過嚴紹並冇有虐待他和其他曹家的人,而是囚禁起來以後一塊帶往許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