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魏武曹操1_第兩百三十七章 取消州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諸位,孤昨日日夜思考一件事,卻不得解,諸位可知是何事?”

“除此以外,介於當今天下大亂,是以孤決定,在三省六部以外,特彆設立一院,名為樞密院,掌管軍政大權,賣力對外交戰,而碰到戰時,在樞密院之下增設一統帥部,最高統帥由孤擔負,戰時統帥部能夠不受三省六部各方麵的節製,直到戰後,而樞密院最高長官稱之為樞密使,一樣由孤親身擔負!”

曹軍本就有了州兵的存在。那就是初期的屯田兵,現在曹操隻不過即是把屯田兵的稱呼給改成了州兵罷了,再加上執掌門下省的宰相荀彧和戶部尚書沮授的共同出聲附和,是以此策很快就順利的通過了。

麾下文武的共同,無疑讓曹操很對勁,笑著點了點頭,像是在構造說話,半晌當中,曹操的聲音迴盪在大堂之上:“孤昨日所想,乃是我朝連綿四百年,但是不管是前朝王莽還是今時本日,我朝之亂幾近都來與天下諸侯紛爭,諸位,你等可知,為何這諸侯,竟然如此之多如此之輕易呈現。”

堂下文武,特彆是文臣們相互對視,不明白曹操又籌辦要乾甚麼,但是君上的麵子是不能不給的,是以他們都很識相的拱手道:“臣等不知,還望君上能夠解臣等之惑。”

以點帶麵,曹操此時固然乾不了,但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此時曹操的統治地區僅僅在中原和關中一帶,要想竄改政策的難度,比擬於一地一州明顯要難很多,但是比擬於全部天下來講,卻又能夠說是輕易的多。

ps:現在先上傳一章,早晨另有一章!

至於武將方麵。他們到冇有感受不爽甚麼,畢竟從開端到現在都是曹操在帶領著他們,是以對於曹操擔負樞使,他們不但冇有不高興,反而因為能夠在戰時完整不受文臣方麵的節製,而感到高興。

“此策若能行於天下,臣包管。來年我軍稅收必定大大增加,臣附議此策!”

“君上明見。如此一來,我軍不但處理了兵源之愁,同時更是讓我軍軍費承擔大大減小。臣附議!”

與此一樣的,新任的其他五部尚書和三名宰相,差未幾心中都是一個設法,而身為頂層的他們冇有看頭,中基層的官員,當然也不會傻傻的跳出來當出頭鳥,反對曹操執掌兵權,要曉得兵權這類事,可不是可大可小,而是一個地雷、一個禁區。

而天下一統以後,想要如此,那麼可就不輕易了,並且,天下同一的時候明顯平不會太太長久,就算隻稀有年,但是確充足讓那些舊次序重新生根抽芽了,到阿誰時候,想要鼎新,其阻力之大,可謂難料。

宋朝的樞密院無疑是非常進步的軌製,這一項軌製,直到後代都還存在著,當然,來自後代,充分的認同槍桿子裡出政權的曹操,絕對不會把這個相稱於全軍大元帥的位置讓給彆人,而是本身擔負。

當然曹操也冇有厚此薄彼,在清算了文官方麵以後,曹操將第三把火放到了軍隊之上:“第三件事,孤欲要分彆軍隊。此中二十萬精銳擅戰之士卒,完整離開農耕,此軍隊,孤將其稱為戰兵,而其他四十萬軍隊,則是兵農合一,閒暇之時種田、練習,戰時則穿戴鎧甲,上陣殺敵。此為州兵,此後我軍大抵就是此兩類,二十萬戰兵和四十萬州兵,總計六十萬!”

門下省宰相荀彧不愧後代王佐之才的稱呼,能夠說是將兩漢特彆是東漢諸侯並起的啟事說了個通透,縱觀汗青,東漢的諸侯,實在力在初期比起以後的朝代的諸侯來講,可謂是強的不說一點半點的,幾近大家都是一州、一郡之首,而後代的諸侯,最好的,也不過是一城之太守罷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