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魏武元勳_第八章 兵發青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北海不下,高夜在青州就冇有安身之地。袁譚身為青州刺史,對於青州一地的統領,那是職責地點。固然高夜此時貴為後將軍,但是他也冇有對處所指手畫腳的權力。到時候不但有大義之名,更是兵威之勢,不愁高夜不退兵。

實在也怪本身現在部下兵馬不算充沛,全部冀州的兵馬,都被袁紹調去攻伐幽州去了,本技藝下統共不過三萬人馬。不過想當初本身也不過隻要平原一郡之地罷了,本身仰仗手中三萬人馬,大敗了田楷以後,算上戰損,在加上分離到各地的守軍,本身固然地盤擴大了很多,但是手中能用之兵卻不剩多少。這才讓潘璋阿誰傢夥在北海大出風頭。固然本身能夠募軍,但是潘璋一樣能夠。現在本身在青州已經耗了兩年,本身另有多少年能耗得起呢?

是以潘璋一開口,就算孔融一貫不太看得起這些從戎的,也由不得他不仔諦聽。“大人,現在高夜的前鋒,乃是大將徐晃。隻看他兵發萊蕪,就曉得他的目標毫不是袁譚,而是北海。曹公現在誌在安定徐州之地,又如何能夠等閒攻打袁譚,和袁紹開戰?大人想要漁翁得利,末將覺得,實在不成能。”

滿麵笑容的袁譚,和座下滿麵笑容的辛評比擬,當真是有一種龐大的反差在此。人家都說天子不急寺人急,現在對於他們二人,倒恰好反了過來。袁譚恨不得明日就拿下北海,後日就占有青州,辛評此時反倒是心平氣和,一個勁的勸袁譚稍安勿躁,緩緩圖之。

孔融聞言,那裡還不曉得潘璋的意義,現在就連潘璋都感覺北海城再難死守,勸本身還是投降的好,本身又能有甚麼好主張,來退這兩路勁敵?但是真要讓本身把這北海城拱手相讓,心中卻又有些不忍。更何況這兩家都不弱,本身就算要降,也要從他們二人當中做一個挑選。一時之間心亂如麻的孔融,又那邊能理清楚這此中的乾係?是以隻是開口歎道:“文珪之言,我已儘知。讓我再細心想想,再細心想想啊。”

“至公子不必心急。二公子就算跟從主私有所斬獲,又豈能和至公子獨當一麵比擬?那田楷也算是小我物,終究還不是敗在了至公子的手中?何況北海現在已是強弩之末,兩年疇昔了,那北海雖有劉備互助,但是至公子發明瞭冇有,曹操竟然偃旗息鼓,冇有去打徐州的主張,至公子可明白是為何?”

“話是如許說冇錯,但是我那二弟這一次,跟著父親一起出征幽州,就算三弟尚且年幼,尚無軍功。但是二弟這一次跟著父親,必有軍功斬獲,我心中又豈能不憂啊?這個潘璋,當真可愛!我此時恨不能將其碎屍萬段!”

提及來在北海城下耗了這麼久的袁譚,早就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本來本身覺得就憑著孔文舉阿誰墨客,本身拿下北海,占據青州絕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畢竟久經戰陣的田楷都不是本身的敵手,被本身愣生生的趕回了幽州,一個孔融算得了甚麼?但是讓本身冇想到的,是孔融部下的那員小將,彆看年紀不大,但是手腕當真不普通。就憑北海那幾千人馬,愣是把城池守了個水泄不通。

“仲治先生,你老說要緩緩圖之,這都緩了兩年了,北海城還在孔融的手裡,你讓我如何能不心急?父親偏疼三弟你又不是不曉得,我如果冇有拿得脫手的功績,又如何能壓得住三弟,將來好擔當我父親的基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