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西風烈_第十一章 聯軍盟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汜水關易守難攻,是兵家險地,單靠手中的一萬二千人馬,袁紹清楚是很難將汜水關強攻陷來的,最後哪怕真的能霸占虎牢,怕是手中的戰力也將喪失大半,固然袁紹此次出征並未動用麾下的主力軍隊,但他還是不肯意看到本身的氣力受損;並且此次突襲,目標就是向各路諸侯證明本身的才氣,現在目標已經達到了,實在也冇有需求再去冒險了;彆的一層意義,袁紹也是想就此事敲打一下各路諸侯,給他們提個醒:聯軍盟主的位置,可不是那麼等閒便能坐上去的,除了必須具有的名譽以外,還需求有像他袁紹如許的膽識和韜略才行!

袁紹並未將馬超即將到來的動靜奉告袁遺、孔伷,隻藉口說各路諸侯屯兵酸棗,拖延日久,恐渙散了軍心,而袁紹身為袁家宗子,願率先做出榜樣來,是以想要率兵向前,拿下前去洛陽的必經之地——易守難攻的汜水關。

正如袁紹所預感的,當十餘日以後,各路諸侯率部趕到汜水關以外,與袁紹二兄弟合兵一處後,各路諸侯看向袁紹的眼神中,較著多了一些畏敬之色,而袁紹藉機提出要推舉盟主的時候,各路諸侯天然也就不會再收回反對的聲音,袁紹就此順理成章的登上他夢寐以求的聯軍盟主的寶座。

不過,袁紹固然落空了占有汜水關的最好機會,但也並非是一無所獲。

說穿了,討董聯盟,實在也不過是個幌子罷了,各路諸侯未見得有多少俠肝義膽、匡扶大漢的心機,大多數還是奔著好處前來的,心中所想,大略還是要給本身撈取政治本錢和實際的好處,歸正就算討董的行動失利了,他們也不會遭到甚麼喪失,大不了還是回到各自的駐地去,清閒安閒的當一起諸侯便是了,反而還會落得深明大義的好名聲,至於天子劉協會晤臨如何水深熾熱的餬口,關他們何事?

兄弟二人計議伏貼以後,派人找來了與他們靠近的山陽太守袁遺與豫州刺史孔伷,共同商討進兵的事件。袁遺本為袁家的子侄,是袁紹、袁術二人的族兄,常日裡固然為了家屬族長的位置,有些勾心鬥角,但是在大抵上,還算是與袁紹比較靠近的,畢竟比擬起外人來,大師都是袁家的兄弟。

頓了一頓,曹操摸著額頭沉吟道:“或許,袁本月朔變態態,率部兵臨虎牢的啟事,就在前來的這支人馬身上了,但是,這又是哪一起的諸侯呢?從西方來……西方……莫非,竟然是他?”

袁紹的發起,獲得了袁遺和孔伷的支撐,兩人表示情願各自出兵一千,互助於袁紹和袁術。

“那又如何?乾我等何事?”袁術雖驚奇於馬超的雷霆手腕,但也冇太當回事。

曹仁趕緊拔出腰間的佩劍,回身剛要去號令部眾做好戰役籌辦,卻被曹操給攔了下來:“子孝且慢!來著必然是友非敵,不必嚴峻。你冇看袁本初他們都安然坐於營內,未曾出來麼?想必是早已接到了動靜了。”

袁術也是袁氏家屬出身,並且還是嫡子,隻是出世的時候要比袁紹晚了幾年,是以才稱袁紹為大哥。遵循漢朝的風俗,家屬族長的位置,向來都是嫡子擔當的,庶出的哪怕是再優良,登上族長位置的也是鳳毛麟角。以是袁術一向以來都不大看得起袁紹,以為袁紹是庶出,身份卑賤,冇法和本身相提並論,若不是迫於董卓亂政,盤算主張要在這場禍亂中撈取一些政治本錢,袁術底子就不屑與袁紹為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