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風流_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田豐拈鬚說道:“方伯當今名臣,素有高名,天然高見遠識,想來是定不會拒用此策的。”T

馮氏的這個家長年紀不小了,得六十多歲了。

“唉,賊眾我勢,我郡兵少,不瞞中尉,我雖有擊賊安境之心,何如卻無此力啊。”

“本來如此!”

郭典感激荀貞率部馳援,邀荀貞進城,設酒擺宴,儘地主之誼。

癭陶被圍多日,一朝得救,縣中軍民歡娛,固然因是軍爭方罷,倉促間難以購置好宴,但遙聞著太守府外百姓們的喝彩熱烈之聲,參與酒菜的世人表情都很不錯。

“計將安出?”

——

荀貞的這箇舊識不是官身,也非士子,是癭陶的一個大姓家長,姓馮,馮氏不止是癭陶的大姓,且是钜鹿的冠姓右族,钜富之家,良田數萬畝。

“昔淮陰侯問計李左車,李左車答曰:‘百戰奇勝’。現在賊眾我寡,欲想勝之,無它策,唯用奇罷了。”

荀貞於宿世時即知此人之名,曉得他是袁紹帳下的謀士,後被袁紹冤殺,這一世來到冀州趙郡為吏,在與劉衡、邯鄲榮等群情冀州士人的時候更是多次聽他們提及此人之名。

癭陶之圍雖解,钜鹿卻尚未全境光複,郡南的楊氏、下曲陽等縣還在賊手。

田豐說道:“中尉可知前朝李左車?”

“未提及我郡郡南諸縣麼?”

荀貞冇有帶太多人赴宴,隻帶了荀攸一人,陪坐的多是太守府、癭陶縣寺的吏員和處所士紳大姓。太守府、癭陶縣寺的吏員倒也罷了,處所士紳裡有一人倒是荀貞久聞大名的。

田豐剛纔說“中尉威震趙郡,豐亦久仰君名”,這句話不是客氣,他的確是久聞荀貞之名了,本日見著荀貞,大要上他無甚非常,內裡實在非常驚奇的。

田豐話音落地,見荀貞與荀攸相顧而笑,問道:“如何?”

田豐問荀貞:“中尉此番帶兵出郡,入钜鹿,是奉的方伯之令?”

田豐又是茂材的出身,又任過侍禦史,本身又性子剛傲,自恃才高,能對年紀悄悄的荀貞行個揖禮已是看在他很有軍功的份兒上了。

席上一個府吏說道:“此策實為良策,隻是不知方伯會否采取?”

不管走到帝國的那裡,把族姓一亮出來,如果對方是士人的話,就能立即獲得對方的采取。

荀貞施禮笑道:“田公之名,貞久聞之,今得相見,幸乃至哉!”

“客歲歉收,郡府乏糧,今次以是能堅城恪守至今,多虧馮大師慷慨開庫,借給了郡府萬石糧秣。”郭典說道。

“六龍先生”說的是荀爽,“李、杜、賈諸公”說的是潁川先賢李膺、杜密、賈彪。李膺、杜密一個被士人讚為“天下表率”,一個被士人讚為“天下良輔”,並列八俊,齊名前代,世稱“李杜”,賈彪雖不在黨人魁首的名中,然是當時太門生的魁首,與荀爽齊名,郡人讚譽荀爽“荀氏八龍,慈明無雙”,賈彪亦得有郡人近似之讚:“賈氏三虎,偉節最怒。”

一個三十來歲的繡衣高冠男人立在馮氏家長的身邊,是他的兒子,名叫馮伉。荀貞與馮伉是初見,多看了他兩眼,隻感覺此人鷹目鷙鼻,給人以陰沉之感。

荀貞對田豐的“揖禮”並不在乎,因為一則他知田豐“性剛”,二來也知田豐現在雖是白身,但據劉衡、邯鄲榮所說,他此前卻也是任過朝吏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