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不是安營之所,皇甫嵩帶全軍北行數裡,停駐在韋鄉的東邊,命令安營,與荀貞起初在韋鄉莊子東邊紮下的營地連成一片。兵卒安營,各營的將校聚於皇甫嵩的中軍帥帳,參議攻取東郡的戰事。諸將齊至,荀貞坐於末席。
近百艘劃子來河水兩岸繁忙來回,運送兵卒,傅燮、北軍等營渡河結束,該到中軍。
“將軍令我部先渡,隨後是北軍,接著便是中軍及各營步兵了,最後是三河騎士。”傅燮瞧見荀貞的從騎手上捧了個木盒,笑指著說道,“我在路上聽你送給將軍上的捷報上說,你入東郡次日便打下了韋鄉,斬殺了崔秉。這木盒中可就是崔秉之首級,籌辦獻給將軍的麼?”
荀貞饒有興趣,問道:“為何?”
荀貞一笑,望向對岸,問道:“將軍何時渡河?”
劉鄧喜道:“韋鄉莊中賊寇未幾,才**百人,我部既為皇甫將軍的前鋒,奉令先略東郡,這點戰績實在拿不脫手。荀君,今白馬韓立遣賊兵兩千來援韋鄉,未至而返,定是因懼我部兵威,此正我部銜尾急擊之時!加上這兩千賊兵,我部的軍功才差未幾能夠獻給皇甫將軍了。”
皇甫嵩說道:“噢?不如潁川、汝南黃巾賊?”
皇甫嵩環顧諸人,說道:“荀司馬先入東郡,對東郡之賊較為體味,諸君,軍議之前,先聽聽荀司馬說說賊情。”
荀貞說道:“回稟將軍,貞攻韋鄉一戰,隻用了三鼓就打下了莊子,之以是打下得如此迅捷,固有貞用計之啟事在,可卻也有東郡黃巾賊戰力不如汝南、潁川黃巾賊之原因。”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幸賴將軍神威,韋鄉守賊戰無鬥誌,我方纔幸運一戰克之,我部陳褒率兵卒射殺了崔秉。”傅燮讚道:“自潁川至汝南,再到東郡,司馬無往不克,真是百戰百勝!”荀貞謙謝,說道:“何及司馬與將軍!我聞司馬與將軍一起上來,在陳留郡接連攻破五六股賊兵,悉定陳留。”傅燮哈哈一笑,說道:“你又不是冇與陳留賊兵交過手,陳留賊遠不如汝南和潁川賊,都是小股賊寇,亦多非黃巾道信眾,不過是些趁機反叛的盜賊罷了,多則七八百人,少則隻要兩三百,這點賊寇便是再多來十股,也是不值一提。”
荀貞三千兵馬屯守韋鄉,千人在莊內,兩千在莊外,成掎角之勢。因他昔日之善戰威名,數日以內,白馬、濮陽兩地的黃巾軍竟是冇有一個來攻打他的,悄悄鬆鬆等待到了皇甫嵩主力的到來。
皇甫嵩如有所思,問荀貞,說道:“你既已知敵情,那麼可有破敵之計?”m()T
――
荀貞說道:“恰是。”
荀貞在皇甫嵩軍中多時,與皇甫嵩麾下的諸將大多熟諳了,每一支渡河過來的漢虎帳,隻要能碰上麵,他都會和他們的帶兵將校聊上幾句。因為他荀氏的出身、以往的戰績和皇甫嵩對他的正視,這些各營的將校訂他也都客客氣氣,當然,此中亦不乏熱忱過分的。
兩萬漢軍渡河,範圍不比荀貞當日三千人馬渡河,從上午一向到入夜,方纔渡河結束。
荀貞乃問道:“阿褒,諸君請戰,為何獨你一言不發?”
……
世人應諾。
w多謝甜食者、憑欄望北鬥、bayuyang、d、樓觀、suyouan、黯月之逆襲、冉閔再生諸君之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