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風流_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戲誌才一邊展讀檄文,一邊點頭說道:“對饑民而言,此是大旱逢甘霖;對遁藏在山穀、販子間的張角之餘黨而言,這倒是闇火逢暴雨。州牧文武兼資,不止用兵如神,亦熟知民情也。”

荀攸沉吟說道:“常山、渤海、甘陵?州牧選的這三個駐兵之地很奇妙啊。”

荀貞的心機的確冇在這上邊。他負手瞻仰暮色,轉看西邊的天空,落霞如燒,心道:“下曲陽一戰後,將軍斥逐了大部分的將士,隻留下了萬餘步騎鎮守冀州。這萬餘步騎如果都屯駐在高邑還好,現下將軍將之分為三部,分屯冀州各地,這黑山軍之起怕是勢所不免了。”

荀貞點頭說道:“黃巾一亂,田原荒廢,百姓流浪,無覺得食,將軍請來了這道朝旨,於冀州的饑民而言,如大旱逢甘霖是也。”

奇妙在兩個方麵,一個是對內,一個是對外。

“明天行縣?”

荀攸笑對荀貞說道:“君一向在擔憂今冬或明春會因缺糧之故而導致盜賊群起,有了州牧奏請來的這道聖旨,環境或許會有所好轉。”問荀貞,“第二件事是甚麼?”

跟著瀏覽,他臉上的神采隨之竄改,先暴露憂色,繼而轉為嚴厲。

邯鄲榮說道:“程嘉輕俠好交,他與國中諸縣的豪俠多有來往,如有他同業將會事半功倍。中尉,要不等他從山中返來後再出發行縣?”

荀攸、戲誌才應諾。

一來,他不曉得“黑山軍”這回事兒,不曉得,就冇體例預先做安插。

戲誌才答道:“是幾個騎士傳來的檄文,我問過他們了,說已給傅、相各送去一份了。”

對外來講,渤海、甘陵與青、兗兩州交界。青、兗兩州的黃巾軍鬨得也很大,現在固然勉強被彈壓下去了,可誰也說不準甚麼時候會再冒出來,以是在州界不成無備,有了數千步騎在渤海、甘陵防備,起碼州內能夠結壯一點。再一個常山,常山國事州治的地點,同時與趙國、魏郡成南北一線,俱在太行山東麓,山中盜賊多、黃巾餘部多,這裡也不成冇有重兵駐防。

對內來講,常山國在冀州之西,渤海郡在冀州最東,甘陵國在冀州最東南。這三個郡國鼎足而立,是冀州的三個支點,隻要把這三個郡國緊緊地節製在手裡,那麼即便州中彆的的郡國呈現事情亦不敷懼,平亂的漢兵很快就能從這三個郡國裡彆分開出,到達亂地。特彆是張角的故鄉钜鹿郡,钜鹿郡位在冀州當中,正處在這三個郡國的包抄中,就彷彿是被關入了籠裡。

魏郡是冀州最北邊的一個郡。從洛陽來冀州,魏郡是必經的第一站。

簡而言之,在這三個郡國屯駐重兵,對內能夠彈壓民亂,對外能夠拒敵於州外。

二來,他就算曉得,估計也是無可何如。他現在的頭銜是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有民權、有兵權,掌管一州之地,位高權重,乃是現下帝海內最有實權的一小我,朝廷也不成能答應他麾下再有過量的兵卒,萬餘步騎已差未幾是極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萬餘步騎看似很多,放到全部冀州就未幾了,特彆是全部冀州表裡都一片腐敗的時候,皇甫嵩也隻能這麼安排擺設,他不能隻顧州西邊的太行山、黑山,而不顧州北、州東、州南的安然。

荀貞瞭解皇甫嵩的苦處。

荀攸大喜,說道:“這是功德兒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