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風流_69 誌懷霜雪曹孟德(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皇甫嵩問道:“將軍可有計了?”

“皇甫將軍乃萬人敵也!我讓你去看他攻城,就是想讓你學學他的敵萬人之術!”

主將有令,不能不去,隻得把今晚的課程放下,荀貞命江禽、劉鄧各自歸營,領了軍令,叫上戲誌才,兩人騎馬先去彙合朱儁。

.T

朱儁回聲說道:“這兩天我也在思忖此事。現在昆陽城內的賊兵已成甕中之鼠,不敷為慮了,如果能再進一步把波才也留下,自是最好不過。”

到了朱儁的軍中,已有幾人先到。朱儁讓他們稍等,未幾時,又有兩三人趕到。朱儁起家說道:“走。”

在這三天裡,波才兩度遣兵出城,試圖強渡澧水援救昆陽,都被魏校尉帶部擊退了。

皇甫嵩答道:“此一時,彼一時也。”

“是。”

“不能。”

波才很“重義”,昆陽被圍後,他不但冇有單獨南下,反而還兩次遣派兵馬援救,這讓皇甫嵩、朱儁喜出望外,但是現在圍城已有三日,波才兩次援救皆未能獲得勝利,他會不會因目睹冇法救濟而乾脆放棄昆陽,竄改主張,單獨南遁?這讓皇甫嵩有點擔憂。

“下吏表字誌才。”

朱儁給他的任務是圍住昆陽的東城牆,不得放一人出城,並適本地建議佯攻,以管束城內仇敵的兵力,使其不能儘力保衛皇甫嵩的主攻方向。下午申時,他共同在南城牆外攻城的孫堅,令江禽、劉鄧帶部在東城牆這邊建議了一次佯攻。佯攻持續了一個多時候,到酉時中,暮色漸深,他敲響了退兵的金鑼聲。江禽、劉鄧聞令而退,命部卒扛起雲梯,用盾牌手為保護,從城下如水般撤回。

皇甫嵩冇穿甲冑,穿了件玄色的便衣,入坐,環顧帳中,開口說道:“吾等攻城三日,波才兩度派兵試圖強渡滍水,悉被魏校尉擊退。諸君,明天召請你們來,不是為了商討攻城事,而是為了商討波才事。”

荀貞板起臉,說道:“逞勇登城,與賊搏鬥,此匹夫之勇也。你現在曲直長了,帶著幾百人,部下皆為我部精銳,號為‘陷陣’,如何還能逞匹夫之勇呢?再有力量,再悍勇,憑你一人,你能打下昆陽麼?”

荀貞帶著江禽、劉鄧等人來到自家帳中,正要令程偃去召諸將來,帳外來了一人,倒是朱儁傳達皇甫嵩的號令,令他去皇甫嵩的帥帳裡議事。

正說話間,皇甫嵩到了。荀貞忙收住話聲,辭離孫堅,斂袖退到自家的坐席上,跪坐了下來。

劉鄧睜大了眼聽荀貞說完,回刀入鞘,膜拜昂首在荀貞腳前,大聲說道:“丈夫當為萬人敵!鄧願為萬人敵,為君馬前驅,效死君前!”

“頭者,首級也,智謀也。四肢者,部眾也,勇力也。頭在上而四肢鄙人,便是在奉告你,需得‘以智馭勇’。孟子雲:‘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即此意也。你若隻憑勇力,最多是個十人敵,但你若能從皇甫將軍處學到敵萬人之法,你就起碼是個千人敵了。你是情願做個嗔目疾視,拔劍與人濺血於市裡鄉亭的十人敵呢?還是情願做個揮旗鳴鼓,驅眾橫行天下攻城略地的千人敵、萬人敵呢?”

曆數以往經曆,劉鄧殺波連、從荀貞擊敵,無往倒黴,何曾受過如許的波折?憤怒憋屈。

固然到目前為止隻要短短的三天,但因為學習和實際連絡在了一起,荀貞覺到部下的諸將們對攻城的熟諳已經有了必然的進步,特彆是陳褒、江禽,特彆是陳褒,舉一反三,進步很大,乃是諸將裡的佼佼者。在昨晚的沙盤推演中,陳褒、許仲等人是攻的一方,在陳褒的出運營策和在許仲的妥當帶領下,隻用了三個回合就把“城”攻陷了。當然,這也是因為敵手不太強的原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