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風流_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正如前文所說,近幾十年來數次大疫,傷寒這類疫病的症狀百姓們很多都是曉得的。“市”作為縣中集合買賣東西的場合,每天去的人都很多,魚龍稠濁,同時也人多口雜,半天的工夫充足這個動靜傳遍縣中了。上午戲誌纔去醫館的時候,街上尚很熱烈,或談不上揮汗成雨,也算熙熙融融,然隻半天疇昔就幾無行人了,想來縣民應都是為遁藏染上傷寒而躲在了家裡。

在戰亂中死去或者在彆的災害死去的人,屍身常常不能獲得安葬,冇法獲得奉祀,漢人覺得,這些亡者會對此不滿,乃至以為疫病就是它們為泄憤而漫衍的。

“寧聞一家人哭,不能聞一郡人哭!為防縣民有不肯的,可令諸縣出動縣卒辦理此事,併爲製止縣民有染患傷寒而家人卻瞞不上報的,可臨時付與縣吏入民居查抄之權。”

劉衡點頭應道:“然也,然也。”又不放心似的問了一遍荀貞,“便按此數條傳令諸縣,中尉覺得可否?”

劉衡說道:“我等也是剛開端商討不久。君來前,樂卿正在說話。”對樂彪說道,“卿接著說。”

“叮嚀府中備車,你跟我一起去相府麵見相君。”

“冇錯,冇錯。”

他如夢初醒,連聲說道:“恰是,恰是。”

“是啊,以是趕來相府,想問問相君籌算如何應對。”

“對,對。”

荀貞說道:“按理說,傷寒疫病不歸中尉府管,實在是此事乾係太大,故此冒昧前來。適聞相君說,諸君正在商討如何應對此事,不知可有章程了麼?”

傷寒等疫病多在初春發作,兩漢遂有“歲首逐疫”之俗,特彆近些年,因為疫病幾次,各地郡縣官寺、百姓對此更加正視。所謂“逐疫”,不是詳細行政的辦法,而滿是情勢上的,比如在正旦這一天“祝椒酒飲之”、“畫雞於門”等等。

見荀貞來到,劉衡下堂驅逐,神采沉重,說道:“中尉也獲訊了?”

不過,樂彪怪誕,卻不代表彆人也怪誕,荀貞不消說了,戲誌纔對此也是不信的,聞言皺了皺眉頭。提及來,戲誌才的脾氣比起之前好了很多,如果放在之前在陽翟時,聽到樂彪這句荒唐之極的話,他恐怕當場就要直言駁斥之,現現在他跟從荀貞,移氣養體,亦是久居上位,養出了一點城府,卻隻是皺了皺眉頭罷了,冇有說話。

“第三件事,似應是令相府醫曹和各縣的醫曹頓時熬製對症之藥,分發給百姓。”

“另有彆的彌補麼?”

便在兩手齊下、緊鑼密鼓地備戰之際,一個動靜傳來,驚得正在府中堂上批閱公文的荀貞手上一鬆,筆掉地上。

“是,是。”

“正與魏、樂諸君商討。”

“噢?中尉有何高見?”

體熱、體寒、體痛、嘔逆,這四個病症並不不異,戲誌才為何卻說“病症類似”?

堂上諸人裡邊,不信“歲首逐疫”這一套的也隻要荀貞、戲誌才兩人罷了,包含劉衡、魏暢在內對此也都是堅信不疑的。劉衡唉聲感喟,說道:“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出了中尉府,縣上的街道行人稀少,偶有路過的也是行色倉促,或掩口鼻,或低頭疾行。

荀貞沉默無語,在堂上坐了半晌,問道:“相君曉得此事了麼?”

“能夠。”

“第二件事,似應是傳令諸縣,傷寒患者如有病逝的,必須頓時埋葬,不得透露田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