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強皇帝1_第181章 俘虜們的投名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很快,幾個五大三粗的壯漢便出列站到了柱子中間,裴定與他們一起用力,將這根柱子從地上抬了起來。其他的漢軍兵士見狀,從速讓開了路,空出了縣衙大門四周的處所。

經曆過這一場虐殺以後,殘剩的三千多名俘虜,算是完整與黃巾軍劃清了邊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隻能斷念塌地的投奔漢軍了。

這位不曉得內幕的人,很快就來了。

兵士接過甚顱,領命而去。那邊的黃巾軍聽到漢軍的呼喊以後,忍不住偷偷爬上牆頭,向外張望,但是此時天氣尚黑,黃巾軍的士卒們看不清漢軍挑著的腦袋,到底長甚麼樣,是以很多人都猶疑不定,思疑這隻是漢軍在故佈疑陣,誘使他們被騙投降。

任憑這些黃巾軍士卒有多麼的凶悍,麵對人數十倍於己的漢軍,很快就被亂刀砍倒在地上了。如此一來,黃巾軍更是龜縮在院中,不敢出門應戰,乃至連爬上牆頭向外張望的勇氣都冇有了。

俘虜們倒是信賴了徐晃的這個說辭,歸正隻要能保住性命,被臨時關押一陣子也冇甚麼大不了的。隻不過,在接連餓了兩天以後,俘虜們反倒自發的相互揭露揭露起來。實在,他們這群人當中,那裡真的有甚麼承平道的骨乾分子,大師隻是為了能夠早日結束“鑒彆”,得以編入軍中,吃口飽飯罷了。是以,一些常日裡跟承平道的小頭子走得比較近的人,便被推了出來,眾口一詞指以為承平道的骨乾分子。

與其他的處所分歧,縣衙中在經曆了一陣動亂以後,很快便溫馨了下來,這申明衙中駐紮的這隊黃巾軍,足以稱得上是練習有素。這也難怪,畢竟一支軍隊裡最精銳的士卒,常常都由主將親身掌控,平時擔負親衛,戰時則做為預備隊,隨時籌辦投入疆場當中最為關頭的地點。

“有力量的,來幾小我!”裴定喝到。

莫非漢廷真的又抽出了人馬,組建了一支新的軍隊?又或者是陽城的那支漢軍剿襲陽翟?如果是後者的話,那代表城中的漢軍並未幾,是否要乘勢攻打,將陽翟奪返來?

徐晃那裡不曉得這此中的貓膩?不過他很快就想到了,這實在是一次很好的機遇,能夠迫使這些俘虜表白態度,與承平道劃清乾係。換句話來講,是時候讓他們向漢軍交一個投名狀了。

剩下的弓手見了這位煞星,趕快丟了弓箭,連滾帶爬的跑了。而四周其他的黃巾軍兵士,則挺著兵器,向裴定衝殺過來。

大堂上,一個身著土黃色長袍的男人,麵無神采的坐在正當中,麵前的幾案上,擺著一把木杖,上麵用黃布纏出了九道樞紐,這恰是承平道中的祝師用來傳道的九節杖。

大聲的喊著號子,裴定一行人抱著柱子,向大門狠狠的撞了疇昔。霹雷一聲,大門固然冇有被撞開,但是整扇門都狠惡的顫抖了一下。

但是,就在大門方纔倒地的那一刹時,劈麵一陣箭矢便奔著裴定等人而來。幾名漢軍的大力士措不及防,全都中箭倒地,隻要裴定身上插著幾支箭矢,猶然站在本地。

說著,裴定便把頭顱交給了身邊的兵士,叮囑道:“去,找根杆子挑著這顆頭顱,繞著那邊賊軍的營地走幾圈,大聲奉告院子裡的賊軍,說他們的首級已經死了,讓他們速速棄械投降,不然,便跟他們的首級一個了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