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強皇帝1_第190章 血戰薄落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就在這一段漳水之上,有一處渡口,名叫薄落津,是四周漳水上最大的一處渡口,也是钜鹿郡與安平國之間的交通要道。

張牛角見狀,奮力揮刀迫開了鮑煒,大喊道:“李赤騎,張雷公,孫大目,你們速速上船去罷!這裡我來擋住!”

其他的馬隊緊跟而來,也學者鮑煒的模樣,翻身跳上了牆頭,然後揮動著環首刀,向牆下的黃巾軍殺了疇昔。

薄落津的圍牆本身就隻要兩人高,以是漢軍的馬隊騎在頓時,就幾近與圍牆等高了,而圍牆上的土垣又非常的低矮,不敷以供應周到的諱飾,以是黃巾軍站在牆頭的士卒,很快就被漢軍的騎士給射得站不住腳了。

為首之人搖了點頭,道:“眼下的河麵,那裡有那麼厚的冰,你不看麵前的河麵上,到處都漂泊著大塊的浮冰麼?底子還冇凍住呢,又如何走人。”

承平道在冀州起事以後,此處的津長以及一乾小吏、兵丁,早就四散而逃,不知蹤跡了。以後,黃巾軍曾在這裡駐紮過一小隊人馬,賣力將钜鹿郡的糧草,轉運到河東的廣宗去。

褚飛燕脫了衣服,將衣服捆紮成一團,頂在頭上,徒步往水中走去。冰冷的河水刺擊著他的身材,幾近讓他的心臟停止了跳動。褚飛燕深吸了一口氣,一手舉著衣服,一手劃著水,兩腳也不斷的蹬著,往河對岸遊了疇昔。

褚飛燕的身形,則要矯捷很多,他在河中時而快速劃動遊行,時而又直起家子,踩水停止進步,躲開了一塊又一塊的浮冰,終究,勝利的登上了對岸。

冇有牆頭上弓矢的威脅,空中上的漢軍兵士,也開端緩緩向關門逼近。到了關門口以後,漢軍的兵士開端揮刀粉碎門口的木柵。內裡的黃巾軍士卒見狀,從速挺著長矛來刺擊。幾名漢軍兵士措不及防,頓時被長矛刺傷,前麵的漢軍兵士紛繁揮刀斬向了長矛,幾桿長矛來不及收回,被漢軍砍斷了矛杆。如此一來,內裡的黃巾軍士卒倒是不敢持續往外刺擊了,而漢軍兵士顧忌著黃巾軍的長矛,劈砍木柵的頻次便大大降落了下來。

“罷了!休要發牢騷!”張牛角喝道:“北上莫非就不要渡河了?找個縣城歇腳?你一停歇下來,不是還是要被官軍的馬隊追上?到時候困守在北邊的縣城裡,與死守廣宗又有甚麼兩樣?”

但是,跟著盧植的到來,漢軍的馬隊開端在廣宗四周大肆活動,反對黃巾軍的糧草補給。而薄落津作為交通要道,天然是首當其衝,被漢軍數次掃蕩,駐守的軍隊也被漢軍毀滅了個一乾二淨,久而久之,黃巾軍再也不敢往這裡派出軍隊了。

幾位渠帥聽了褚飛燕的話,也感覺非常在理,一番商討以後,世人決定,還是出北門,向北走,取道薄落津返回钜鹿,與張寶彙合,再徐圖大計。

“哈哈”張牛角大笑一聲,揮刀又迎上了鮑煒。

當然,漢軍也冇不足力往這裡駐紮一隻軍隊,卡住這個咽喉要道,啟事跟黃巾軍根基一樣,派來的軍隊人數太少的話,守不住,很輕易成為仇敵攻擊的目標,但是要派一支兵力充盈的軍隊前來駐守的話,現在主力軍隊正與仇敵在廣宗相持,一時冇有充足的兵力可供調配。

但是,鄴縣緊鄰漳水,又位於漳水以東,張角總不能跨河進犯吧?以是隻能先引軍東渡漳水,然後再打擊鄴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