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強皇帝1_第288章 河津會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此次會盟,各部羌、胡的頭領,都被王國安設在了允吾城中,而他們帶來的軍隊,除了少數親衛外,其他一概被安排在城外駐紮。很多頭領內心都有些犯嘀咕,不過,有北宮玉作保,李文侯以及月氏胡諸部的頭領,倒是痛痛快快的就住進了王國所安排的寓所內。

固然在場的諸部頭領,早有了丟棄北宮玉,乃至是出售北宮玉的設法,但是,誰也不好宣諸於口,主動跳出來當靶子。見李文侯如此對峙,世人隻得臨時作罷,不過,經此一事,月氏胡諸部民氣浮動,一心隻想著如何歸降之事,冇有半點兵戈的*,士氣也變得非常低迷。

“不!我們羌胡之人,固然冇讀過漢人的聖賢書,但是我們生性樸重,也冇有漢人那麼多的花花腸子!我們待人的原則很簡樸,誰對我們好,我們也就對他們好!誰對我們不好!我們就反了他!”

因而,董卓親身寫了一封手劄,讓人送給了李文侯。在信中,董卓尊奉李文侯的父親為兄長,並在信中殷勤問候了李文侯父親的近況,同時,又長篇大幅的回想了本身當年與李文侯父親並肩作戰的崢嶸光陰。

就在王國與北宮玉稍稍放心的時候,李文侯又接著說道:“不過,部中的諸位頭領,卻都有歸降之意,我也勸服不了他們,隻能帶他們來這裡,讓伯玉去勸說了。”

“唉,文侯啊,昔日的那支聯軍,已經不存在了,現在的我,但是勢單力孤,寄人籬下啊!而文侯你卻統領著我們月氏諸部的上萬人馬,身份早就非比平常嘍!”北宮玉自嘲道。

“但是,我們怕了,我們降了,就今後能夠萬事大吉了嗎?疇昔,我們歸降過大漢朝廷多少次?又起來背叛了多少次?為何會如許?莫非真像漢人所說的那樣,我們羌胡之人,不知信義,毫無廉恥,輕於去就,幾次難養?莫非我們羌胡之人,真是那種不知恥辱的東西?”

傍晚,王國也親身來拜見李文侯。一陣酬酢以後,王國笑問道:“傳聞,新上任的董刺史,曾經送了一封親筆信給文侯,想要說降月氏諸部?”

公然不出賈詡所料,函件剛送到李文侯手中,李文侯本身都還冇看完,諸部頭領便聞訊而至,要向李文侯問個清楚明白。

二來,賈詡是想讓北宮玉、王國也聽到這個動靜。如果他們聽到動靜後,對李文侯產生嫌隙和猜忌,那麼董卓拉攏李文侯,便更有前提和掌控了。

“諸位,眾所周知,我們此次攻打漢陽,算是失利了,現在,漢廷已經委任了新的護羌校尉和涼州刺史,動手來討伐我們了。我就想問大師一句,你們怕是不怕?”王國厲聲問道。

兵士們刀劍齊下,很快就將這十幾名頭領砍翻在地,梟了首級,捧到了王國麵前。

李文侯眉頭一皺,他千萬冇想到,這件事竟然傳得這麼快,連王都城曉得了。不過,在這件事上,他自問氣度開闊,冇有藏私,無愧於心,便答道:“冇錯,當日家父跟從張中郎將安定羌亂時,曾與董卓一起領兵兵戈,算是有一點友情。他寫信來問候家父的近況,我也不好拒而不受。不過,他在信裡,也的確有勸降之意。”

卑楠的話,立即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有人擁戴道:“冇錯,董刺史是我們羌胡的好朋友,必定會善待我們。並且,董刺史現在也有招降之心,他包管,隻要我們歸順大漢,他便會向朝廷進言,寬赦我們統統的罪過。既然如此,我們不乘早歸降,還等甚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