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照安撫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軍中的將校百戰餘生,最後能夠仰仗軍功獲得高官顯爵的,十中無一。遠的不說,就說飛將軍李廣,一身技藝,當世絕倫,鎮守邊塞,也算是功勞鮮明。但是僅僅因為幾次大戰都不幸敗績,最後畢生屈沉,未曾獲得封侯之賞。現在王師譽滿天下,京師達官權貴皆以師從王師學劍為榮,可謂是布衣之侯。並且我現在跟從王師學劍,受教之恩,來日豈會冇有一二酬謝之處?”
“還真像是當年的我呢。”王越俄然想到:“可惜,回不到年青的時候了,隻能乘入土前,抓住這最後的機遇,搏一把了。”
劉照趕快起家回禮,道:“王師請起,你是我的教員,該當是我禮敬你纔是,如何當得起你行這般大禮。”
話一出,王越頓時老臉微紅,道:“世人所言,多有傳訛,臣固然曾經北遊過幷州,但是從未去過三輔、西涼,更遑論刺殺羌人頭領。臣來往的,大多都是三河之地。”
“王師不必如此自貶。”劉照道:“民諺有雲‘薑是老的辣’,又道是‘鬆柏之姿,經霜猶茂”,王師老當益壯,恰是大有作為之時。”
劉照言下之意,隻要王越現在極力儘忠於他,他來日也不吝封侯之賞。王越聞言,衝動不已,趕快避席下拜,道:“殿下如此待臣,臣敢不效犬馬之勞,以報殿下!”
劉照道:“我在宮中,久聞王師大名,渴欲一見,現在能得王師親身傳授劍術,實在是不堪歡樂。”
史阿見狀,令人在院中擺下香案,殺雞取血,與世人歃血盟誓:“我等願戮力同心,儘忠弘農王,恪守臣節,心無二誌,有違此誓者,人神共誅。皇天後土,祖宗神靈共鑒之!”
史阿這一句話激起了在場的遊俠兒們的血性,世人紛繁嚷道:“不錯,我等常日裡急人之難,雖千裡以外,也不憚馳驅勞苦,即使萬般凶惡,也仍然死不旋踵。現在能得弘農王看重,以國士待我,我等必以國士報之!”
第五十一章心生怨忿
王越見在場之人情勢洶洶,內心反倒有些擔憂,不由得自嘲道:“莫非我真的老了?”或許他真是老了,但是在大半生的經曆奉告他,謀立天子豈是那麼輕易!靠幾十名、百餘名劍客、遊俠兒,又能起多高文用?昔日竇武謀亂,本身以大將軍之職節製五營,其侄親領步兵校尉,如此氣力,尚且最後失利,那麼弘農王靠府中的郎中、衛士,又如何能與天子對抗?
但是,心中的妒忌、不平,又豈是轉眼之間就能平複下去的。目光在王越跟鮑煒之間轉了一圈以後,史阿道:“王師疇昔冇有朱紫提攜,這才一向屈沉官方,藏匿了才調,幸虧現在碰到了殿下,也算是時猶未晚。倒是鮑君,劍術高超,又於年青之時碰到明主,想來今後定然能夠建功立業,萬裡封侯了。”
“我曾聽人傳聞,說王師曾經孤身刺殺過羌人的頭領,不知可否是實?”劉照接著拋出了心中最大的迷惑。
過了幾日,劉照遣侯振照顧厚禮上門,正式禮聘王越出任本身的劍術教員。第二天下午,史阿便伴隨王越,一起進宮,麵見劉照。
想到這些,史阿不由得心生怨忿,怒形於色,卻不想一昂首,正都雅到劈麵的鮑煒用挖苦的目光打量著他。他從速舉杯喝酒,藉機諱飾,平複了臉上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