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縱橫之涼州辭_19、嚮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身陷賊窩的周良倒是幸運冇有被這群饑腸轆轆、到處流竄作歹的流寇給吃掉,反而靠著識文斷字、能夠給盜匪頭子出一些打劫剪徑、均衡內部山頭的狡計的本領,成了流寇中的狗頭智囊。

這個周姓領導名良,年過三旬,身材矮胖,膚色枯黃,頜下的髯毛稀少,跟在閻行這群“流寇”當中顯得更加落魄。他原是右扶風的一名落魄士人,家徒四壁,又無親朋能夠投奔,隻能憑藉在豪強之家附庸幫閒。

再然後,這一股流竄三輔的流寇趕上了剿匪的漢軍胡人馬隊,固然流寇們善於藏匿流竄,但和來去如風的胡人馬隊在田野遭受,卻底子就逃脫不了追擊。不到半晌,上高低下一窩賊寇就被一網打儘,不管是作歹多年悍賊頭子還是新裹挾入夥的蛾賊都被凶悍蠻橫的胡騎給砍了腦袋,唯獨周良仰仗一口在賊窩練就的花言巧語,謊稱本身是方纔被賊人擄掠的三輔士人,又幸運逃過了一命,被胡騎為首的漢人騎將給帶回了董營。

麵對這個周姓領導喋喋不休的鼓動和不時提起的表示,建功心切的閻行確切有些心動了。

冇想到,這一次李儒為董卓獻上了“養寇自重,擁兵張望”的戰略以後,又碰上了閻行孔殷想要分開董修建功洗白叛軍身份的這一樁事,因而身為小吏的周良因為有委身賊寇的前事,又是右扶風的本土人士,不明就裡的他直接就被李儒一道號令給派到了閻行這一夥“流寇”中來,充當一個兼具監督、帶路、聯絡等職的“流寇”領導。

本身本來在董營軍中混得好好的,冇想到被派來和如許一群逃亡之徒鑽山林,打家劫舍,又重新回到了當年委身賊寇的日子。一肚子怨氣的周良當然不敢衝李儒宣泄,以是就隻能夠撒到閻行這些人的頭上。

因禍得福的這個周良回身一變,就從流竄的賊寇智囊成了董卓軍中的一個書佐小吏。固然位卑言輕,但是在董營中他是孑然一身,了無牽掛,除了措置案牘文書以外,偶爾還能夠夥同其他幾個小吏藉著機遇貪墨一點軍需糧帛,日子倒是過得樂滋滋的。

閻行收回壓迫的目光,還是冇有說話。他當然曉得這個周姓的領導一開端就想要操縱他,若不是因為“力戰役,不如巧為奏”,本身還要留著他跟董營當中的李儒聯絡的原因,那裡容得他在這裡對本身喋喋不休和耍心眼。

是以,周良帶路領著諸人繞道岐山以後,就死力鼓動閻行等人來攻打修建在山麓的這一處塢堡,他大要上跟閻行大力講說攻陷塢堡的諸多好處:既能夠操縱這塢堡內的糧食、兵器補給麾下的士卒,又能夠搶先立下一功在李儒那邊留下一個好印象,再加上本身親筆寫信給閻行等人表功,這樁將功贖罪的事情很快就能辦下來,閻行等人在董營當中也就很快能夠混到一個名分了。

有一次,他跟從一群鮮衣怒馬的朱門後輩外出踏青,不幸在山林邊上趕上了大股的流賊盜匪,浩繁豪貴後輩見狀嚇得屁滾尿流,在扈從的庇護下趕緊拍馬逃竄,而他騎的是一匹駑馬,關頭時候馬兒反而嚇得逃反了方向,成果就被流賊盜匪給抓了起來。

在他不耐煩的聲音過後,閻行冇有答話,而是恰好頭看了他一眼,黑夜中這懾人的目光熠熠生輝,雙眸之間若現若隱的寒芒更是嚇了周良一跳,蹲在草間的貳心驚膽戰,囁嚅不敢言,過了好一會兒才規複膽氣,有點惱羞成怒地問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