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縱橫之涼州辭_32、故事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甘陵聽到閻行答非所問,有點驚奇,不過他曉得閻行辦事一貫都是慎重而有深意的,隨即笑了笑,也毫不介懷,順著閻行的話聞言問道。

“我說的是前漢末年,亂世當中一個涼人的故事,提及來,這個涼人可比我等強多了,他幼年時就聞名隴上,為州郡所征辟,又到太長安太學,得過當朝太師的保舉。比及天下大亂之時,他舉旗聚族,順勢而起,四方雄傑紛繁奔集於他的麾下,昔日威風非常的仇敵轉眼之間就在他的麵前授首,他的兵鋒所指之處,隴西、武都、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郡無不賓服,涼州很快就被他支出囊中,他盤據隴右之地,成為了威震一方的諸侯。”

而閻行也在這連續串的波折和打擊中,悟到了亂世中的一些真諦,此中對於天下局勢的掌控上,閻行也有了新的一番體味。

“好啊,大兄的故事,陵一貫都愛聽,卻不知徹夜是要講哪位大俠,還是前朝名將的故事?”

重生而來的閻行或許不曉得聯軍陳倉敗北詳細情節,但絕對清楚“董卓入京,諸侯討董”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他待價而沽,本來將徐琨以及他的母舅視為自家部下的的賣主,但是冇想到的是,董營中的老將徐榮竟是阿誰在汧水邊上殺敗自家人馬的漢將。

甘陵頓時正襟端坐,他斂容正色說道:

但是重生而來的閻行卻一向不平運氣,也終究冇有將這些話完整地放在心上。他自命為救世豪傑,一向堅信後代蘇澈在《七代論》中那段對於天下局勢的典範闡述:

“殺了阿誰周領導和他兩個部下,走蕭關道,避開漢軍大隊人馬,大夥就能夠回涼州了!”

聽到這裡,甘陵也是心曠神怡,對閻行口中的這個涼州豪傑大聲讚歎:

說到底,閻行手中的氣力過於強大,在亂世當中,不管是盤據自保還是爭霸天下,必不成少的,就是具有一隻兵強馬壯的軍隊。“豪傑之士,能因天下之勢而遂成之”,以是閻行當下最需求的就是借勢,在俘虜營的時候,他就把目光投向了董軍。

隴關道間隔近但是陣勢險要,沿途皆駐紮有漢軍,閻行這些人想要遵循原路歸去絕對是困難重重。而走蕭關道,固然需求繞路,路程也比較遠,但是能夠避開大股漢軍,在安然上相對而言也有保障。

隻是這個時候麵對歸家心切的甘陵時,閻行心中有諸多話語,卻一時之間開不了口。過了好一會了,閻行才緩緩吐氣出聲,說道:

涼州現在就像是一盤已經通盤崩壞的大棋,曾經高舉的義旗已經被赤裸裸地丟棄,各家權勢也不再惺惺作態,直接走馬圈地,盤據郡縣,暴露“土天子”的本來臉孔。而顛末陳倉、牛尾聚等事以後,閻行既不再對涼州聯軍的前程抱有但願,也不會傲慢高傲,覺得仰仗本身或者小小的閻家就能夠削平涼州群雄,一匡隴右之地。

閻行聞言也笑了笑,說道:

從三輔之地迴歸隴右有兩條首要門路,一條就是涼州聯軍入侵三輔沿著隴關、汧縣、渝麋一線所走的隴關道,彆的一條就是甘陵所說的,沿涇水一線過漆縣、栒邑、高平的蕭關道。

兩年前,閻行離家東征之前,閻父臨彆時警告他“天下之事,有可為,有不成為。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在牛尾聚和嚴師縱聊天下局勢時,嚴師提點他“至剛易折,上善若水,與世強爭,反受其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