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光複漢室_第20章 商議對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好,那朕就召他們來洛陽勤王!”

“天下如此之多郡守刺史,誰對大漢忠心耿耿,絕無異心?”

丁原與呂布聽完後,都大為為震驚。

荀攸不管幫哪一方說話,都會獲咎另一方的人。

這小夥子年紀不大,太極打得倒是不錯,這話說出來既不獲咎袁隗,也不獲咎盧植。

劉辯將董卓造反,在陳倉殛斃皇甫嵩,收編三萬北軍精銳之事奉告他們。

“主公,正所謂兵貴神速,現在洛陽近在麵前,我軍理應持續向東打擊。”

一時之間,盧植與袁隗各執己見,互不平氣,氛圍頓時狠惡起來。

“征召各地郡守勤王救駕。”

劉辯不再躊躇,命令召丁原和呂布進宮。

徐州陶謙,謙性樸直,在徐州深受百姓推戴。

劉辯恍然大悟,貳心想本身為何如此之蠢,竟然忽視了這一號人物。

“是何奇策,愛卿請說。”

兗州劉岱,孝悌仁恕,以虛己受人。

“二位愛卿平身,本日朕召見你們有要事商討。”

“此時攻打洛陽,是否非常不當?”董卓仍有顧慮。

世人驚詫,荀攸說了跟冇說一樣。

太傅袁隗辯駁道:“洛陽與長安皆是天下中間,給那逆賊一百個膽量,他也不敢對洛陽長安有非分之想!”

若得丁原互助,何愁不敵董卓。

盧植說的與荀攸的判定一模一樣,但是在場有很多人不信董卓會率兵來犯。

袁隗此話獲得很多人的同意,就連劉辯也感覺他說得非常有理。

半個時候後,丁原與呂布來到大殿,二人跪下施禮:“微臣拜見陛下!”

丁原抱拳道:“能得陛下重用,臣倍感幸運,臣必然守好洛陽,絕對不讓董卓奸賊得逞。”

劉辯知對方有話要說,問道:“公達是否另有事與朕說?”

“方纔馬太常保舉三人勤王,臣以為他忽視了一名首要之人,有了此人互助,必將能夠對於董卓。”

北海孔融,是孔子以後,以孝敬仁厚著稱。

誰能攻陷洛陽,誰就有機遇介入天下。

“是誰如此短長?”

各地郡守都能自行募兵,多則稀有萬兵士,少的也稀有千人。

“回稟陛下,臣以為袁太傅與盧將軍都說得非常有理。”

荀攸很有自知之明,他在朝上資格不敷,即便提出有效的定見,也不必然獲得大師同意。

議事結束後,群臣各自散去,荀攸冇有走,他伶仃留下。

至於丁原有幾分忠心,劉辯冇法掌控,但根據汗青來看,丁原該當冇有背叛之心。

盧植話音剛落,袁隗又出言反對:“臣以為勤王救駕不成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