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受[豪門]_第79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47.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賢人不可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62.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能夠市尊。美行能夠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以是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18.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反麵有孝慈;國度昏亂有忠臣。

24.企者不立;跨者不可。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15.古之善為士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夫唯不成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飉(liáo,風的聲音)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22.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賢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49.賢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賢人在天下,歙歙(xixi,無所偏執的模樣)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賢人皆孩之。

4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覺得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穀。明白若辱。廣德若不敷。建德若偷。質真若渝。風雅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知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52.天下有始,覺得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冇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畢生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畢生不救。見其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57.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故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度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律滋彰盜賊多有。故賢人雲我有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29.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成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60.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賢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42.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覺得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覺得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覺得教父。

23.希言天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整天。孰為此者?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處置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