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俠五義_第62章 倪生償銀包興進縣,金令贈馬九如來京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裡張老兒也就辭了二人,向包興這張桌上而來。誰知包興早已問瞭然鄧九如的原委,隻樂得心花俱開,暗道:“我臨起家時,三公子諄諄叮囑於我,叫我在鄧家窪訪查鄧九如,務必帶到京師,恰好的再也訪不著。不想卻在此處相逢。若非失馬,焉能到了這裡。可見凡事自有必然的。”正思惟時,見張老過來伸謝。包興趕緊讓坐,一同吃畢飯,會鈔下樓,隨到湯圓鋪內。包興悄悄將來源申明:“現在要把鄧九如帶往開封,意欲叫白叟家同去,不知你意下如何?”

你道此二人是誰?那碧睛紫髯的,便是北俠,複姓歐陽名春,因是紫巍巍一部長鬚,大家皆稱他為“紫髯伯”。那少年漂亮的,便是雙俠的大官人丁兆蘭,奉母命與南俠展爺補綴房屋,覺得來春畢婚。丁大官人與北俠原是夙來聞名,未曾見麵的朋友,不期途中相遇,今約在酒樓吃酒。

一日,路過一莊,但見樹木叢雜,房屋高大,極其凶惡,包興悄悄想道:“此是多麼樣人家,竟有如此的樓閣大廈?又非世胄,又非鄉宦,到底是個甚麼人呢?正在思考,不防備咕咚的響了一槍。坐上馬是極怕響的,呼的一聲往前一竄。包興也未防備,身不由己,掉上馬來。那馬吼怒著,跑人莊中去了。幸喜包興卻未跌著,伴當趕緊上馬攙扶。包興道:“無妨事,並未跌著。你快進莊去將馬追來,我在此看管行李。”伴當領命,進莊去了。”

且說張老見韓爺給了一錠銀子,趕緊道:“軍官爺,太多心了。就是小相公每日所費無幾,何用很多銀兩呢。如怕小相公受屈,留下些須銀兩也就夠了。”韓爺道:“老丈不要推讓,推讓便是嫌輕了。”張老道:“既如此說,小老兒從命。”趕緊將銀接過。韓爺又說道:“我這侄兒煩老丈務要用心的。”又對九如道:“侄兒耐煩在此,我完了公事即便返來。”九如道:“伯父儘管放心摒擋公事,我在此與張老伯盤桓,是無妨事的。”韓爺見九如竟然風雅,全無小孩子神態。不但韓二爺放心,並且張老者聞聲鄧九如稱他為張老伯,樂得貳心花俱開,連稱:“不敢,不敢!軍官爺儘管放心,小相公托付小老兒,該當用心,不勞叮嚀的。”韓二爺執了執手,鄧九如又打了一恭。韓爺便出了湯圓鋪,轉頭頻頻,很有不捨之意。今後韓二爺直奔杭州,鄧九如便在湯圓鋪安身,不表。

且說包興自奉相諭送方善與玉芝蜜斯到合肥縣小包村,諸事已畢,在太老爺太夫人前存候叩辭,賞銀五十兩;又在大老爺大夫人前存候稟辭,也賞了三十兩;然後又替二老爺二夫人存候稟辭,無何如,賞了五兩銀子。又到寧老先生處稟了辭,便叮嚀伴當,扣備鞍馬,牢拴行李,出了合肥縣,迤邐行來。

未幾時,喘籲籲跑了返來,道:“了不得,了不得!好短長!人間竟有如此不講理的。”包興問道:“如何樣了?”伴當道:“小人追人莊中,見一人肩上捏著一杆槍,拉著咱的馬。小人上前討取,他將眼一瞪,道:‘你這廝如此的可愛!俺打的好好樹頭鳥,被你的馬來,將俺的樹頭鳥俱各驚飛了,你還敢來要馬!如若要馬時,必要還俺滿樹的鳥兒,讓俺打的儘了,當時方還你的馬。’小人打量他諷刺兒,向前賠罪央告,道:‘此馬乃我仆人所乘,隻因聞槍怕響,以是驚竄起來,將我仆人閃落,跑入貴莊。爺上休要諷刺,尚乞賜還,是懇!’誰知那人道:‘甚麼懇不懇,俺全不管。你探聽探聽,俺太歲莊有空過的麼?你去答覆你仆人,如要此馬,叫他拿五十兩銀子來此取贖。’說罷,他將馬就拉出來了。想人間哪有如此不說理的呢?”包興聽了,也覺可氣,便問:“此處係那邊所轄?”伴當道:“小人不知。”包興道:“探聽明白了,再作事理。”說罷,伴當牽了行李馬匹先行,包興漸漸在後步行。走未幾路,伴當複道:“小人才已問明,此處乃仁和縣空中,離衙有四裡之遙。縣官姓金名必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