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俠五義_第82章 智公子定計盜珠冠,裴老仆改妝扮難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在路也不敢擔擱。一日,到了東京,白天間仍然乞討。到了日落西山,便有空中上官人對裴福道:“老頭子,你這車子這裡擱不住呀,趁早兒推開。”裴福道:“叨教太爺,俺往那裡推呀?”官人道:“我管你呀,你愛往那裡推,就往那裡推。”中間一人道:“何必呀,哪不是行好呢。叫他推到黃亭上去罷。那邊也僻靜,也不礙事。”便對裴福道:“老頭子你瞧,那不是鼓樓麼?過了鼓樓,有個琉璃瓦的黃亭子,那邊去好。”裴福謝了。智爺此時還趕著要錢。裴福叫道:“俺的兒呀,你不消跑,咱走罷。”智爺止步,問道:“爹爹呀,咱往哪去?”裴福道:“冇有聞聲那位太爺說呀,咱上黃亭子那行行兒去。”智爺聽了,將纖繩背在肩頭拉著,往北而來。走未幾時,到了鼓樓,果見那邊有個黃亭子,便將車子放下。將英姐抱下來,也叫她跑跑,活動活動。

丁二爺先前聽艾虎要去,覺得小孩子不知輕重。此時又見他說出三益,很成心機,趕緊說道:“智大哥不要攔他。”便問艾虎道:“你把三益說給我聽聽。”艾虎道:“第一,小侄自幼在霸王莊,統統馬強之事小侄儘知。並且三年前馬朝賢乞假回家一次,當時我師父尚未到霸王莊呢。現在盜了緊急東西來,就說三年前馬朝賢帶來的,於事更覺無益。這是第一益。第二,彆人出首,不如小侄出首。甚麼原因呢?俗話說的好:‘小孩嘴裡討實話。’小侄要到開封府舉收回來,叫彆人再想不到如許一宗大事,倒是個小孩子作個硬證。此事方是千真萬真,的確無疑。這是第二益。第三益卻冇有甚麼,一來為小侄的寄父,二來也不枉師父經驗一場。小侄兒要藉著這件事,也出場出場,大小留個名兒,豈不是三益麼?”丁大爺、丁二爺聽了,鼓掌大笑,道:“好!想不到他竟有如此的誌向。”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