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明_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是京師司禮監秉筆寺人王承恩來的密信,信上的內容很簡樸。

這所謂的信使看起來小巧小巧的很,不過卻不是個女人,是個身材肥胖的男人,約莫隻要十八九歲的年紀,臉上被凍出很多傷痕,手耳通紅,一起明顯是吃了很多苦。

升任寧海蔘將雖說是真功績實績,但背後卻也有登萊巡撫楊文嶽,登萊副總兵王大虎和登萊總兵吳惟忠的關照,處所上的官員內心稀有,天然不會多說,有些人還會按他們的意義幫著上疏。

甲申年城破江山淪喪,那些滿口仁義品德的文官紛繁投效新主,王晨恩一介宦官,看著國破家亡卻毫無體例,大哭陪著崇禎天子吊頸就義,骨氣不知比那些文官高了幾個山頭。

以是兵部的官員也都是憂愁,南直隸那邊的司禮監連連派人催問,想要弄掉王爭。

要曉得,楊嗣昌、洪承疇這些名臣督師在陝西、山西、河南等地逼的流寇連連敗退,送到京師的首級也不過是幾十,幾百罷了。

這裡王承恩的語氣就變得峻厲起來,說王爭是“不通世事”,並且警告王爭,這類初級弊端,下次就不要再犯了。

“叮嚀下去,冇有本將的號令,不準任何人靠近大堂,你們也都下去吧。”

言下之意,此次他竟是要保了王爭。

曹化淳和王晨恩都是司禮監的秉筆寺人,不過他的權勢最大,王晨恩夙來在曹化淳門下,他的意義和曹化淳的意義也冇多大辨彆,裡外哪一個這些官員都是惹不起的。

臨時保上一保,如果他升任後還能帶來更大的捷報呢?

他是否有貪墨銀兩的賬王爭不曉得,也並不體貼,他隻曉得王承恩這類身居高位,且深受崇禎天子賞識的人俄然給本身來信,京師那邊必然有甚麼了不得的事情產生。

裡裡外外的較量,水深的可駭,祈正玉這一趟覺得是個美差,冇成想的確是從鬼門關走了一趟,比上陣都慎人,阿誰時候寧海這邊還在高歡暢興的購置年貨。

不過這些小乾係放在朝廷上,能說上話的也就是登萊巡撫楊文嶽,最多加上此次因為王爭功績才留住性命的登州府知州孫化龍。

王晨恩壓下了這封文書,就是替崇禎免了一個費事。

這裡王爭也是有苦說不出,普通的報功法度他天然曉得,顛末處所官署查驗以後,派人送到山東總兵和登萊巡撫那邊,由他們帶著奏疏送往京師,最後京師兵部下來人查驗,再將首級帶回。

本來這份文書顛末商討後就要報到兵部,緊跟著派錦衣衛來寧海拿人,這也是祈正玉在京師逗留這幾個月的啟事。

提及來也是,你一個小小的寧海蔘將斬首八百,固然捷報是真的,但直接用文登營坐營官的權力送達天聽,超出法度把首級送到京師討賞。

王爭叮嚀小翠為他端上一碗熱茶暖暖身子,就要當即看看信,不過這信使不管是如何的焦急,也非要驗過王爭的印鑒後才肯拿出信。

“哎!”

此次王爭立了大功卻不知不覺的犯了公憤,如果那些完整冇有任何背景的軍將,此次朝廷怕是頓時就要下文書拿人問罪了。

南直隸天南海北,即便是掌印寺人的權勢也比不上朝廷中樞的北直隸,這些官員一看,天然是曉得短長輕重,這事也就冇人再提。

劉澤清的尿性王承恩不曉得,但王爭卻清楚的很,這功送到他那八成績不是本身的功了,被搶了一次,天然不甘心再被搶第二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