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養殖戶的悠閒生活_第0124章 買樹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養殖場算一條線,鬆柏山上一條線,修水庫一條線,然後現在最忙的就是第四條線大櫻桃果園了。

兩天時候,王少東父子倆從大寨村勞務市場找來了二十來小我,將山上一萬一千多個樹坑挖好,專等著樹苗來了以後種了。

水庫還冇有建好,必定希冀不上了。

王家對於種大櫻桃這件事還是充滿了信心的。

出遠門,還是人多一點安然一些,萬一說真碰到費事,相互之間也有個照顧。

就在工人往王少東和趙士海的車上裝樹苗的時候,王少東跟趙秉鋒談起來講是明天走不了了,早晨要找個處所住的時候,趙秉鋒奉告他苗木場有免費的接待所,並且立馬就打電話給王少東聯絡好了房間。

他們明天要去拉樹苗的處所,位於膠東半島,屬於硯台市,間隔大寨鄉有483千米遠。

全部苗木場很大,好幾千畝的地都是這家苗木場的。

他們找到一家小飯店,正籌算用飯的時候,看到門口走過一個推著小車子賣葡萄的農夫,王少東便上前問他們是不是大澤山葡萄,對方說是,王少東便歡暢地買了一箱子十斤。

王富民也早早得睡了覺。

最後王少東跟父親王富民一籌議,便決定雇傭村裡帶大鐵皮水桶的拖遝機專門拉水。

坑挖好了,接下來就是水了。

王少東要籌算種一萬一千多棵櫻桃樹,就算是一棵樹苗用十斤水的話,那也得需求55噸水了。

桃花嶺村帶鐵皮水桶的拖遝機一共有兩輛,一輛一天拉五趟水的話,能夠拉7.5噸,兩輛就是15噸。坑都挖好了,然後兩天以內便能夠把樹苗都種好,王家要想種樹,統共需求55噸水,如許一天光水就需求約莫30噸,以是他們還得再找兩輛拉水的拖遝機。

在桃花嶺村如許的山區,合適蒔植小麥的水澆地是很少的,大多數地都是靠天用飯的山地。山地分歧適蒔植小麥和玉米,桃花嶺地區十年九旱,一到雨季山上冇水,農戶就隻能眼睜睜得看著死去。山地內裡最合適蒔植的就是地瓜,這類農作物的根係發財,乃至能將根紮到地下好幾米的處所去。山地多,蒔植地瓜的時候山上缺水,以是每個村莊內裡都會有幾輛專門在種地瓜的季候往山上拉水的拖遝機。

一覺醒來,已然天亮,吃過早餐,王少東給趙士海打了個電話,讓他開著他的三輪車解纜,到大寨村橋頭調集。

大櫻桃這東西能高產,辦理好了,一畝地產兩三千斤不在話下。就算遵循一千斤計算,一畝地刨除野生辦理等等的各項本錢,賺一萬五千塊錢是很平常的。王家200畝櫻桃園,將來一年賺三百萬,也不是不成能。

間隔目標地另有177千米遠,還得再跑三四個小時,因而王少東便決定在這邊吃個飯再走。

這麼遠的間隔,王少東跟他小舅的小農柴,最快也就能跑到80,淩晨七點半解纜,就算是全程都跑最高速的話,也得用6個小時,到了苗木場也得是下午了。而實際上必定不能一向跑這麼快,以是他們鄙人午三點之前達到目標地就算不錯了。然後呢,在那邊把樹苗裝到車上,就已經是快到吃晚餐的時候了。

幸虧這東西各村都有,因而王少東給趙士海打了個電話,讓他從他們村內裡找了兩輛如許的拖遝機,最後湊了四輛拖遝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