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數軍隊都是齊裝滿員,總兵力達到了五萬五千人。
通州對岸的常州府江陰港,此地作為長江艦隊的首要基地,同時還是大量海運補給船隻的泊岸港口,物質補給中轉站,這裡的港口範圍固然不算大,但是卻一向都是非常繁忙的,並且此地防備也是周到非常。
按照上遊的監督馬隊陳述,揚州那邊的明軍海軍已經是開端集結,就是不曉得籌辦過來攻擊江陰港口,還是防備大唐水兵直接殺到揚州去。
水兵方麵固然在此地堆積了大量的船隻,老是有十多艘的武裝商船以及四艘巡查艦、六艘保護艦、兩艘巡洋艦,但是在這個處所作戰,船隻炮多也是不如何好使。
要不然的話,這個近衛軍遲早會成為花花架子的,畢竟現在李軒已經是不太能夠親征了。
郝柏年天然也是曉得李軒為甚麼會讓本身來擔負第全軍的軍長,本身的才氣並不是來由,防備纔是來由,以是近期郝柏年也是比較低調了,冇有和在第一軍的時候那樣,和部屬們來往過深。
在浩繁將士們的儘力之下,第五步兵師的職員以及設備,總算是全數上了船,然後開端在水兵戰艦的保護下順江而下,然後直撲通州。
一旁的副官道:“現在第五步兵師的一個步兵團已經全數上船了,一個炮虎帳也是裝船結束,第五步兵師的剩下軍隊正在嚴峻登船當中。”
但是為了防備萬一,大唐海陸軍的將士們都是不由自主的加快了登船的法度!
一旁的副官道:“現在的船埠根基都已經是被占用了,並且物質裝載比較困難,恐怕是冇法再加快速率了!”
為甚麼說近衛軍隻要五千人呢,因為這一次渡江作戰,近衛軍也將會派出一半兵力約莫五千人蔘戰,這支軍隊將會劃歸第二軍那邊,伴同陸軍軍隊統統衝鋒陷陣。
上述軍隊,一共構成了目前大唐王朝的主力,當然了,此中很多軍隊都是新編軍隊,彆的也不包含彌補旅,目前大唐的彌補旅就足足有八個之多。
不過渡江的軍隊倒是不能少,人家明軍在江北擺設了重兵,這幾千人疇昔就是送菜,必須一次性奉上萬人渡江,如許才氣夠敏捷翻殘局麵,然後策應更多的軍隊渡江。
相對於郝柏年的低調,第五師的師長陳科橋倒是涓滴不低調,他的軍隊乃是第一批渡江軍隊,以是他從一開端就是跑到了船埠親身坐鎮,批示軍隊登船。
不過彌補旅在大唐王朝的定位是新兵練習,固然有體例,但實際上很常常被抽調一空,比如上半年整編各軍隊,新編第八步兵師、第十一混成團的時候,幾近是把江西、廣東的幾個彌補旅抽調一空,隻剩下一個空架子罷了。
第全軍顛末加強後,兵力浩繁,這要一下子全數過江是不實際的,大唐水兵底子就找不出這麼多船隻來,這可不但僅是要把人運輸過江就行的,還得把這些軍隊的設備一起運輸過江呢,那些火炮以及浩繁的彈藥,可不是這麼好運輸的。
“現在環境如何樣了?”郝柏年問道。
郝柏年道:“船埠不敷用,就騰出來用來裝載物質,至於職員登船,也不必然非要在船埠上船,直接從岸邊乘坐劃子疇昔也是能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