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漸青_第四十二章 焦頭爛額的趙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第四十二章 焦頭爛額的趙禎

趙禎歎了口氣,對歐陽修佳許了兩句,轉頭對站在殿角的閻文應說道:“傳朕旨意,自本日起,宮中用度淘汰三成,以援助災區百姓。”

一班君臣聽後也倒吸了一口寒氣。真宗時與遼國結澶淵之盟,大宋每年給遼國歲幣絹錢合計三十萬兩,按期交納,現在遼國要求再增加五十萬兩,那合計就是每年八十萬兩,現在大宋彆說每年八十萬兩,恐怕八萬兩都難應對,這幾年加賦了幾次,海內是以已是民亂四起,如果再加賦,也不消再交甚麼歲幣了,大宋本身就先垮掉了。

賦稅支度建國之初便從政事堂劃歸三司使,不在宰相的權柄以內,以是這時呂夷簡反而輕鬆一些,趙禎問起,他緩緩出班答道:“陛下,目前最緊急的是處理哀鴻的口糧題目,戶部無糧,那隻要從糧商手裡購糧,江南各路乃我大宋首要產糧區,各地糧商手中定有著大量糧食,以是臣覺得能夠從這方麵動手。”

聽黃平中說完,趙禎已感覺內心沉甸甸的,殿中百官也小聲地交頭接耳群情了起來,殿中頓時傳來細碎的嗡聲。館閣訂正歐陽修第一個坐不住了,吉州那但是他的故鄉,固然四歲喪父後就分開了故鄉,隨叔父在隨州長大,但鄉土之情又豈能是以割捨,他快步出班奏道:“陛下,吉州災情如此嚴峻,百姓溫飽交煎,嗷待哺,朝廷應就近從杭州、姑蘇等地集結賦稅賑災,以免災情擴大,百姓流浪失所。”

晏殊謹慎地答道:“目前確切不宜與遼國再開戰事,但遼國人要求的歲幣實在太多,以是臣以為應先讓富弼等使臣極力與遼國串連,爭奪把歲幣減到一個我朝能夠接管的幅度。海內再加強河東路,河北西路的防務,防備遼國人和談不成悍然入侵。”

趙禎聽了腳步便停了下來,略略考慮後說道:“宣許清覲見!”

趙禎抬抬手說道:“眾卿免禮!”大臣們紛繁退向大殿兩側站好,文官在左,武將在右。司殿寺人剛喊完‘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工部尚書黃平中便執笏出班奏道:“啟奏陛下,臣昨日接到江南西路奏報,因為蒲月以來雨水不竭,激發贛水洪汛,於吉州段決堤,吉州數縣大部分農田被淹,上千戶房屋坍塌,吉州數縣官員聯名奏請朝廷,儘快調撥賑災賦稅,修複河堤,佈施百姓。”

交際事件歸禮部主管,以是此事由禮部侍郎奏報事屬普通。

呂夷簡是老成精的人物,這話說了即是冇說,誰不曉得江南糧商手中必有大量糧食,題目是現在朝廷不是冇錢采購嗎,總不能去搶吧。但他又確切供應了一條處理題目的思路,大家不好說他甚麼。趙禎也感到很無法。

文德殿內,趙禎在寺人宮女的簇擁下,踏著方步從後殿走了出來,大殿上麵已列班站滿上朝議事的大臣,趙禎方纔徐行走向禦座,司殿寺人便尖聲叫道:“皇上駕到……”

禮部侍郎錢應物看著殿在眾臣麵露憂色,悄悄咳嗽了兩聲,這才艱钜地接著說道:“遼國國主耶律宗真固然同意罷兵,但……但要求增加五十萬兩歲幣。”錢應物奏完後執笏低頭不語。

吏部侍郎韓朝宗這時站出來駁道:“王大人說的輕巧,陛下,此時若不承諾契丹人的要求,先穩住契丹人,萬一契丹人真的出兵來攻,我大宋將麵對兩線作戰,加上國庫空虛,賦稅緊缺,局勢不堪假想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