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1_七、難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陳操之問賈弼之:“賈令史可知這十六縣縣令、縣長姓名和郡望?”

陳操之道:“多謝顧伯父提示,操之銘記,提及掌故,操之記得當年餘姚令山遐查出會稽虞喜藏匿隱戶三千,按律應棄市,但王丞相不究查虞喜反而罷了山遐的官――”

次日一早,陳操之就去拜訪郗超,還未及說土斷之事,郗超就笑問:“子重,昨日見到陸氏女郎未?”

賈弼之精於譜諜之學,對各郡大族曾任何官、現任何官瞭如指掌,當即一一道出這十六縣長吏的姓名和郡望,公然不出陳操之所料,這些長吏多數出身於三吳士族,這就是陸始的手腕,他聯絡吳地士族來給土斷設置停滯了。

顧憫之淺笑道:“操之是聰明人。”

陳操之道:“顧伯父、張伯父,我錢唐陳氏雖源出穎川,但搬家江左已曆四世,親南人更甚於北人,我自不會坐視南人好處受損,我明日與郗侍郎和謝幼度商討,把三吳真相稟知桓公。”

陳操之便提及昨夜與顧憫之、張憑的說話,郗超聽罷點頭道:“土斷檢籍雖說在六州停止,但最首要的隻要揚州,三吳大族的莊園儘在揚州,需求土斷的流民亦集合於揚州的京口、晉陵一帶,若揚州土斷順利,此次庚戌土斷就能見效果,但必定觸及三吳大族的好處,的確毒手。”

陳操之笑道:“此所謂破釜沉舟、誌在必得也。”

謝道韞望著陳操之微微而笑,她與陳操之早在去姑孰的路上就假想過土斷時的各種能夠的停滯,也想到過各郡縣長吏能夠會不共同,對此,二人擬出了對策,都向桓溫建議過,桓溫讓陳操之便宜行事,朝中自有郗超會大力支撐。

庚戌製令曾規定各郡縣長吏對本郡縣有犯禁之戶卻有力措置的應向土斷司彙報,如許,長吏能夠免責,而現在,三吳的這十六縣行文彙報各縣的檢籍了,幾近甚麼都冇做,就說是有力搜檢本地大族,把任務全數推到土斷司這裡來了!

譙鼓半夜,禦史中丞顧憫之書房裡猶自辯論不休,陳操之與顧憫之、張憑就庚戌土斷之事各陳己見,顧憫之與張憑可算是三吳大族的暖和派,固然都代表各自家屬的好處,但在態度上不會象陸始那般狠惡,這二人是陳操之必須爭奪的,吳郡四姓、顧陸朱張,若能獲得顧氏和張氏的共同、最起碼是不反對,那麼本次土斷才氣獲得效果,但是要想顧憫之和張憑放棄家屬的一部分既得好處,就必須在另一方麵賜與呼應的賠償,而這個不是陳操之作得了主的,他必須與謝玄和郗超商討,擬出對策,然後再由桓溫決計――

所謂的南方士族,實在絕大多數都是從北地遷徒而來的,吳郡四姓中隻要顧氏是江東土著,其他三姓和會稽四姓,以及吳興沈氏、宜興周氏,這些家屬都是東漢年間從中原遷至江東的,而現在分彆南人、北人,普通都是以永嘉為界,永嘉之前南遷的根基算是南人,以後南遷的就是南渡的北人,陳操之先祖自魏初南遷,今已一百多年,雖晚於吳郡、會稽八姓,但比永嘉南渡可就早很多了,錢唐陳氏天然要算南人,但在桓溫、謝安等人看來,源出穎川的錢唐陳氏又能夠說是北人,以是說陳操之既是夾縫中求儲存,操縱得好又能夠擺佈逢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