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宋_第八十六章 流光(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趙官家天然無話可說,複又大手一揮,將剩下一半橘子放在南岸渡口分發,不管老幼靑壯,大家皆可領去一個。

但是,話雖如此,事理也清楚,趙官家本人也行事乾脆,未曾有半分後代情長,可本日將行遠處,一念至此,總還是有些感時傷懷的。

“好教官家曉得。”馮押班看到官家一時不解,便殷勤解釋起來。“此地往南的壽春本是大埠,而之前八公山大戰,彼處南北通道被雄師所阻,此處卻天然成了保持南北的關鍵通道,模糊變成了一處闤闠,許大參更是趁機在此處設立了官渡、糶口、茶鹽專司……臣今後處返來,情知麵前渡口前麵的這個闤闠雖小,卻堆積南北別緻雜貨無數,另有歌舞酒樓,端是熱烈,便是行在文武軍士也多有下去趁機采買的,官家何妨去岸上安息一二,以解舟馬勞累?”

“可不敢這麼說!”這下子,那年青邃密的商販再難忍耐,直接拽住本身妻兄,再度叩首。“小民妻兄無知,胡說一氣,官家莫要在乎。”

話說,如此舉止,在行路途中實在頗顯華侈,因為一燈當然無妨,但此時官家於萬眾諦視之下行此事,隻怕引來仿效,白白華侈行在存儲。故此,三位相公和聞迅趕來的其他行在要員皆暗自蹙眉。

正所謂:雪洗虜塵靜,風約楚雲留。

但是,就在這個邃密些的船長連連叩首謝恩,籌辦帶著驚魂不決的火伴與船工分開此處登陸暫避之時,那趙官家心中微動,倒是隨口問了一句:“船家,你這船上載的甚麼貨?”

恰好相反,呂好問和汪伯彥二人也算是多少熟諳了官家肆意姿勢,見狀乾脆也都各自取了橘子,並向官家道了謝,然後便泰然坐在船頭漸漸吃了起來……最後,夙來嚴厲的許景衡也隻能上前,難堪坐下吃橘子。

本卷完。

不過,此番再度起來,趙玖卻畢竟起了一絲彆樣心態,他轉到船尾,望著東麵山野花木富強的硤石山如有所思……無他,這位趙官家方纔竟然又夢見了張永珍,然後天然想起了留在八公山的幾千具屍首。

而金兀朮既走,新奇出爐的定江節度使、禦營右軍都統製領淮東五郡製置使張俊,便與龍圖閣直學士領京東兩路製置使張所一起合兵北上,一麵是光複失地,一麵則是謹慎監督金兀朮撤兵。隨行的另有辛氏兄弟中的老三辛道宗部,以及部分盤桓在壽州的京東兩路官吏及其家屬,以是八公山四周,也是頓時便空了一大半!

隻能說,在原定體製下,趙宋官家本來就有充足多的權力,而亂世中,一個能打敗仗的趙宋官家就顯得更無人可製了。

趙玖立在獨一一艘帆船船頭上,聞言向南瞭望,公然見到春日午後,火線本來因為河上兵馬與岸上宰相齊至而溫馨下來的渡口闤闠此時已經垂垂放開,模糊有吵嚷姿勢,也是一時意動。

“本來如此,放了吧!”

又過了幾日,目睹著金軍一起北走不斷,又自徐州轉泰山腳下的兗州,全軍不敷兩萬騎,謹慎整肅,超出了泰山東麵的通道。對此,不管是身後遠遠墜著的張所、張俊,還是方纔接到旨意,駐紮在濟州的嶽飛,自知兵力戰力有限,全都不敢等閒招惹這麼一支龐大而又嚴明的馬隊,倒是謹慎防備,監督對方超出這處交通隘口,回到黃河邊的淪亡區濟南府去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