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濟吉特氏名譽最大的女人當屬孝莊文皇後,曆經五朝,兩扶幼主,在汗青上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孝惠章皇後一輩子無兒無女,丈夫不愛,年青守寡,但她有著草原後代最悲觀暢達的心態,所今後福無窮。
她越吼越氣,不由泣淚連連:“自古皇後和皇貴妃水火不容,明朝的王皇後因萬皇貴妃獨守空閨一輩子,皇後之位名存實亡;順治爺的博爾濟吉特皇後因董鄂妃,幾乎後位不保。皇上現在冊封皇貴妃,這是要置本宮於何地啊?”
剪秋看在眼裡,柔聲安撫道:“娘娘――您纔是皇後,皇上正兒八經的嫡妻。耿氏即使封了皇貴妃,也隻是副後,永久成不了皇後,更成不了太後。即便是盛寵如董鄂皇貴妃,也僅僅是在身後獲得皇後的名分,還是是主不附廟,博爾濟吉特皇後纔是順治爺的中宮正妻。更何況,耿氏還不如董鄂皇貴妃呢。”
現在的他,大權在握,殺伐定奪,全憑情意,豈會被幾個酸老儒破言官威脅?當即摘了他們頭頂上的烏紗帽,遣返回家種紅薯去。
可雍正對冰凝一向以來的支出極其慚愧,又感念她捐軀擋刀的情深意重,加上對皇後害死他亡妻純元的思疑,如此三管齊下,雍正如何肯收回這道冊封皇貴妃的聖旨?
一時候前朝的言官禦史的摺子如雪片一樣飛進養心殿,但願雍正能夠收回成命,不要冊封耿氏為皇貴妃,不然順治帝獨寵董鄂皇貴妃的鬨劇必將重演。
這一下子,朝堂再無反對的聲音,有的隻是獎飾雍正如何賢明定奪,冰凝如何賢惠大勇,救駕有功,皇貴妃之位當之無愧!
但是,她卻不是最有福分的,最有福分還得是她的侄孫女兼兒媳婦孝惠章皇後。
她和康熙雖不是血親母子,但康熙倒是一名有情有義的仁孝之君,對她經心奉養,至誠至孝,也算是彌補了她在順治一朝心靈遭到的龐大創傷。
剪秋這番安撫之詞,並冇有讓皇後的氣恨消減半分,反而肝火蹭湧,她咬牙切齒道:“本宮纔不是博爾濟吉特皇後阿誰窩囊廢,她固然頂住了壓力,保住了後位,卻隻能任由董鄂氏那狐媚子騎在她頭上作威作福,屁都不敢放一個。若不是董鄂氏紅顏早逝,加上孝莊太後的搏命力保,她哪能坐穩皇後之位,早就被廢了。”
但雍正早已不是方纔即位的有力無助,他的政敵八阿哥、九阿哥接踵死去,年氏一族又毀滅潔淨。
皇後回到寢宮後,便忍不住歇斯底裡地吼道:“本宮這個皇後還冇死呢,皇上便晉了耿氏那老賤婦為皇貴妃,是不是說本宮很快就要被廢?”
景仁宮――
雍正冊封皇貴妃的旨意一下,不但後宮震驚,前朝也隨即掀起軒然大波。
後宮與前朝緊密相聯,息息相乾,後宮的一舉一動老是牽涉著前朝的是是非非。
剪秋輕柔道:“博爾濟吉特皇後固然窩囊了點,可她卻有極強的忍耐力,所今後福無窮。聖祖康熙爺生母早逝,以是孝敬了她一輩子,可謂是大清最納福的皇太後了!”
皇貴妃位同副後,介於非妻非妾之間,權力職位直逼中宮皇後,膝下的後代也論嫡。正因皇貴妃的身份如此敏感特彆,以是有皇後在普通不封皇貴妃。
現在中宮皇後健在,雍正竟然冊封貴妃耿氏為皇貴妃,無疑是擾亂了嫡庶尊彆,粉碎了康熙天子規定的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