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君無戲言,而天子君王的本象乃便是龍,龍天然更無戲言,高祖父聽了黑龍之言,見它不幸,便要那黑龍對天宣誓,黑龍隻得應了高祖父,黑龍仰天,龍顎伸開,吞雲吐霧間收回隆隆聲響,已然宣誓了一遍,高祖父見黑龍宣誓,心誠意切,便應了它,摘下了身上的炸Ⅰ藥,丟入海裡,又用獵刀割取了各自精血互飲,與黑龍結為金蘭,遂將其放歸海中,臨行前,黑龍為高祖父的仁厚仗義所感,連叩三首,海邊公眾見到此景,無不嘖嘖稱奇,將高祖父視作神人。而也自那日起,高祖父改了姓氏,更姓為龍。
隻是小命雖保,但諾大一個擒龍世家的資財也就這般付之東流。到了我父親這一輩,更是淪為一介草民,泯然世人矣,不但家道普淺顯通,我父親本人也隻是一家知名無姓的傢俱公司的發賣經理,彆說甚麼八旗後輩、大地主、土財主、紅三代、高乾後輩,就是個發作戶也算不上,也就是個升鬥小民,壓根就冇有了高祖父當年下海屠龍時的銳氣。
民國四年間,我的高祖父曾捉到過一條龍。
高祖父固然年青時脾氣放蕩不羈,但還是有點真才實學,他外號“全把式”,不但學富五車,飽讀詩書,就連田裡場上的活兒也樣樣精通,甚麼罩魚、洗磨、鑿礱、修水車、修船、砌牆、燒磚、箍桶、劈篾、絞麻繩、打獵對他來講都是信手拈來……在阿誰期間,高祖父就是個能文能武的全才。
黑龍歸海的第二日,珠江流域連下七天的暴雨突然停歇,天上烏雲儘散,換作晴空朗朗,日晶景明,白雲浮玉,全然一副風和景明、一碧萬頃的旖旎美景。
黑龍的凶悍暴戾超出高祖父預感,但是高祖父臨危不懼,他連番用水雷轟擊黑龍,卻不見效,連龍鱗都破不了,用槍炮連射,卻反倒將其激憤。那黑龍實在短長,不過是用它那攥雲爪隨風一揮,便將高祖父的巡防艇劈成了兩半,艦船職員當場落水斃命,高祖也不慎落水,但是卻也幸運抓住了那黑龍的一處尾鰭,因而便負槍荷彈一起爬上了龍背,再如同攀登險峰普通沿著龍背攀上了龍首,幾番在閻王殿門口來回後,高祖父將一捆烈性炸Ⅰ藥纏在了腰身之上,然後連人帶炸Ⅰ藥死死趴在了那龍頭的尺木之上,所謂“龍無尺木,不能昇天”,高祖父趴在那黑龍的尺木上,就要燃燒引爆,誓與黑龍同歸於儘,那黑龍深怕本身尺木受傷,今後再也騰不起來,非常暴躁,竟然開口吐出人言,向高祖父垂首告饒,說本身不過是初生的幼龍,龍骨未豐,少不更事,如果高祖父封了它的尺木,它怕是永久也飛不起來了。
當時高祖父帶著廣東水兵黌舍一隻百人的門生步隊親臨災區,力求疏浚河道,用防汛沙袋彌補潰堤,抗洪治水,但人力畢竟有限,在天災大害麵前,任誰都隻能望洋興歎。
而高祖父所遇的那位江西老表,也曾對高祖父說:“你今既與龍結為金蘭,飲了龍血,得其蔭佑,必定得承龍運,來日必定家世複興,門丁暢旺,五代必有三傑。隻是龍乃神獸,龍血更是帝獸之血,你今飲了龍血,如果將龍血之氣遺給了先人,你的子孫也易與妖獸精怪結緣,這緣或是孽緣,或是善緣,到底是福是禍,還看天命。”
“當下裡目睹舊清廷風雨飄搖,懦夫豪傑哪個不爭相抖擻,為國捐軀、拋頭灑血的?就是沿街乞討的叫花子也曉得寧做斷頭將軍也不做縮頭烏龜,為甚你才調橫溢,一表人才,卻這般窩囊,隻曉得紅燈綠酒,玉腿如林,莫非你這輩子就這麼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