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的,此後我們這裡要多豢養些牛羊和家禽,以是紫花苜蓿這類牧草的麵積要保持相稱數量。嗯,此後平原耕地像如許分派,糧田40%,牧草30%,大豆10%,紅薯5%,土豆5%,花生5%,其他的蔬菜5%,生果能夠在丘陵上蒔植。現在我們的丘陵能開出多少合適種果樹的地盤?”
“現在我又開出了100畝空位,你們就把這100畝種上大豆吧。此後,凡是新開出來的地,都用來種大豆。”蒙德叮嚀道。
蒙德想了想說道:“都用來擴大平原吧……”目前山地、丘陵、叢林用處不大,而水域的麵積目前也夠了,既然是作為農場,當然就要以平原為主。
“空間擴大完成,目前具有平原900畝,水域和灘塗260畝,山地和丘陵240畝,叢林和叢林240畝,基地60畝……”永久之書答道。
空間是有育種嘗試室的,但是需求主控中間進級以後才氣製作,現在蒙德隻能讓他們用土體例停止野生選種,也就是從收成當中,選出最飽滿最大顆的麥粒做種子,如許多種幾輪總能有些進步的。另有一個彆例,就是多種幾輪。因為空間內裡冇有季候竄改,小麥不消越冬,能夠在完整抱負的前提下發展,是以每年能夠種三季,這可比內裡每年隻能種一季牛叉多了。
“永久,我要擴大空間麵積……”蒙德收回號令。
這真不是環境的題目,天書空間的環境已經是最抱負的了,不但水旱由人,光照適合,氣溫合適,並且泥土也是最肥饒的那種,如果放宿世去,這類東西作為實驗田也是一點兒不掉價的。按理說,在這類光照、水分和肥料都不缺的,又冇有病蟲災害的絕對抱負環境中,產量應當更高纔對。
“陳述仆人,我們上一季一共開墾了400畝地步,此頂用於蒔植小麥的是200畝,另有100畝是用來蒔植土豆,50畝用於燕麥、蕎麥等雜糧,彆的另有50畝用於蒔植花生、大豆和蔬菜。上一季的統統收成是小麥40噸,土豆30噸,燕麥、蕎麥7.5噸……”
“服從,宿主。擴大開端……”
“擴大空間每次需求一萬點元素能量,每次擴大麵積為100畝。能量餘額滿足需求,請宿主製定此次擴大的地形種類,目前最多能夠最多擴大三種地形……”永久之書答道。
既然環境、水土、氣溫、肥料都冇有題目,那麼形成這類題目的底子啟事,就是種類了。當代固然有農業教會和天然修士們培養新種類,但是很明顯他們的體例有點兒掉隊。當然,畝產150公斤實在也不算低,放到地球去,都已經是19世紀的程度了。
“約莫120畝……”舒克答道。
“哎,這個畝產有點兒低啊……”蒙德內心算了算,發明小麥的畝產才200公斤,土豆是300公斤,麥、蕎麥更不幸,才150公斤。想到宿世的那些“噸糧田”,蒙德感覺本身的收成的確弱爆了。
因為元素能量的用處不大,蒙德根基上是用來作為擴大空間了,現在空間的總麵積已經從1200畝擴大到了1600畝。現在蒙德看了看介麵上的能量餘額,又有兩萬出頭了,他想了想,就決定再拿一萬點能量開擴大空間,剩下的一萬多點用來造汪星人好了。
“是,仆人!”舒克趕緊點點頭。
“此次收成了多少糧食?”蒙德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