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才落,內院來人傳話,說老太太要見兒子和媳婦,祝承乾已經從書房出來,在門口等著老婆,大夫人也不好說不見,一臉不甘心腸跟著來了。
老太太不覺得然:“你的親閨女,還是人家的媳婦呢,真有一天論存亡,你覺得少這一件事,你就能脫得了乾係。”
祝承乾抿著唇,握著拳,一聲不吭。
內宮裡,老太太拜見了太妃與閔王妃,太妃因昨日就收了祝家的禮,略坐半晌,便說要出去漫步,好留下她們伶仃說話。
冇想到老太太是讓兒媳婦進宮去對皇後說,她盼著扶意能從勝親王府嫁過來,和閔王妃已是說好了,就差奉告皇後一聲。
閔王妃道:“我眼下即便已病癒,因一些原因,冇有合適的藉口離宮,我更想把堯年也接出去,但難以開口。常常提及此事,皇後便諸多對付,更不提皇上了。”
老太太展開眼,緩緩道:“那就賭一把,若無承平亂世,又何來我兒孫的安樂。”
閔王妃起家來攙扶:“您坐下說話。”她道,“貴妃與我夙來反麵,她會做這些事,我也猜到了。那日京中傳言,我與人珠胎暗結,暗射我與皇上行不倫之事,當時就有人查到,與貴府有關聯。我礙著兩府是親家,並不想計算,哪想到貴府二夫人,變本加厲地對我動手。”
“娘娘……”老太太離座起家,向著閔姮跪下。
祝鎔送了祖母入內宮,便轉來大殿前,祝承乾正要上朝,遠遠就見了兒子。
四五今後,奔赴紀州宣旨的禮官回到都城向天子覆命,而祝承乾和老婆交代言家老夫人的事,卻石沉大海。
事情是小事,但此中的恩仇是非,可大可小,祝家能聳峙三百年不倒,便是在每一次動亂中做出了精確的挑選,而接下來,就該是她帶著兒孫們,再一次做出挑選。
京中雖歌舞昇平一派繁華,但這些年邊疆烽火頻發,很不消停,她心中不滿已久,何如除了不滿,甚麼也竄改不了,連她孃家的後輩也早已賦閒家中。
馬車緩緩駛向家中,老太太閉目考慮,閔王妃那句家眷如此,府中不得悠長,於家如是,於國更如是。
祝承乾好生難堪,躬身道:“母親不要和她計算,她也是為了這個家著想。”
她拂袖而去,出門時還唸了句:“真是老胡塗……”那動靜壓根兒不怕老太太聞聲,就是用心說給婆婆聽的。
興華堂裡,王媽媽棒傷病癒,又回到了大夫人身邊,勸說主子道:“進了門,就是兒媳婦,婆婆做端方,她敢如何樣?”
“這件事媳婦不能承諾您。”大夫人果斷反對,“母親是胡塗了嗎,那父子倆是為了甚麼喪命,要我給您挑瞭然說嗎?就如許了,人家繞著勝親王府走還來不及,您如何還能讓孫媳婦從他們家的門裡嫁過來。”
老太太說:“你還怨我,滿心認定了,我編大話騙了你和鎔兒。”
隻是冇想到,天子舊情不減,不但心疼不幸,更是動了大怒,非要抓人法辦。
說罷看了眼兒子,父子倆便一同入朝覲見天子。
閔王妃現在已退燒大安,但仍住在太妃宮中,不知是她不想走,還是帝後成心挽留。
大夫人實在是恨透了:“她若敢對我不敬,豁出統統,我也不能讓她好活,我在這家裡一輩子,到底掙了甚麼。”
老太太道:“王妃若收扶意為義女,她的身份就崇高了,我也是為了你們的兒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