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死來歲,天子病鼎湖甚,巫醫無所不致,不愈。遊水髮根乃言曰:“上郡有巫,病而鬼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令人問神君。神君言曰:“天子毋憂病。病少愈,強與我會甘泉。”於是病癒,遂幸甘泉,病良已。大赦天下,置壽宮神君。神君最貴者太一,其佐曰大禁、司命之屬,皆從之。非可得見,聞其音,與人言等。時去時來,來則風寂然也。居室帷中。時晝言,然常以夜。天子祓,然後入。因巫為仆人,關飲食。所欲者言行下。又置壽宮、北宮,張羽旗,設供具,以禮神君。神君所言,上令人受書其言,命之曰“畫法”。其所語,世俗之所知也,毋絕殊者,而天子獨喜。其事祕,世莫知也。
厥後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數。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長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獸曰元狩雲。
入海求蓬萊者,言蓬萊不遠,而不能至者,殆不見其氣。上乃遣望氣佐候其氣雲。
十一月乙酉,柏梁災。十仲春甲午朔,上親禪高裡,祠後土。臨渤海,將以望祠蓬萊之屬,冀至殊庭焉。
其來歲冬,天子郊雍,議曰:“今上帝朕親郊,而後土毋祀,則禮不答也。”有司與太史公、祠官寬舒等議:“六合牲角繭栗。今陛下親祀後土,後土宜於澤中圜丘為五壇,壇一黃犢太牢具,已祠儘瘞,而從祠衣上黃。”於是天子遂東,始立後土祠汾陰脽上,如寬舒等議。上親望拜,如上帝禮。禮畢,天子遂至滎陽而還。過雒陽,下詔曰:“三代邈絕,遠矣難存。其以三十裡地封周後為周子南君,以奉先王祀焉。”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泰山矣。
其春,公孫卿言見神人東萊山,若雲“見天子”。天子於是幸緱氏城,拜卿為中大夫。遂至東萊,宿留之數日,毋所見,見大人跡。複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藥以千數。是歲旱。於是天子既出毋名,乃禱萬裡沙,過祠泰山。還至瓠子,自臨塞決河,留二日,沈祠而去。使二卿將卒塞決河,河徙二渠,複禹之故跡焉。
其來歲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嶽。浮江,自尋陽出樅陽,過彭蠡,祀其名山川。北至琅邪,並海上。四月中,至奉高脩封焉。
其來歲,伐朝鮮。夏,旱。公孫卿曰:“黃帝時封則天旱,乾封三年。”上乃下詔曰:“天旱,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靈星焉。”
其秋,有星茀於東井。後十餘日,有星茀於三能。望氣王朔言:“候獨見其星出如瓠,食頃複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天其報德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