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精而見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狀無常,常出於有道之國。
西宮鹹池,曰天五潢。五潢,五帝車舍。火入,旱;金,兵;水,水。中有三柱;柱不具,兵起。
國皇星,大而赤,狀類南極。所出,其下起兵,兵彊;其衝倒黴。
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鬱紛繁,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卿雲,喜氣也。若霧非霧,衣冠而不濡,見則其域被甲而趨。
火犯守角,則有戰。房、心,王者惡之也。
軫為車,主風。其旁有一細姨,曰長沙,星星不欲明;明與四星等,若五星入軫中,兵大起。軫南眾星曰天庫樓;庫有五車。車星角若益眾,及不具,無處車馬。
東宮蒼龍,房、心。心為明堂,大星天王,前後星子屬。不欲直,直則天王失計。房為府,曰天駟。其陰,右驂。旁有兩星曰衿;北一星曰舝。東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中六星曰市樓。市中星眾者實;其虛則秏。房南眾星曰騎官。
太史公推古天變,未有可考於今者。蓋略以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間,日蝕三十六,彗星三見,宋襄公時星隕如雨。天子微,諸侯力政,五伯代興,更加主命,自是以後,眾暴寡,大並小。秦、楚、吳、越,蠻夷也,為彊伯。田氏篡齊,三家分晉,併爲戰國。爭於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數屠,因以饑荒疾疫焦苦,臣主共憂患,其察禨祥候星氣尤急。近世十二諸侯七國相王,言從衡者繼踵,而皋、唐、甘、石因時務論其書傳,故其占驗淩雜米鹽。
填星出百二旬日而逆西行,西行百二旬日反東行。見三百三旬日而入,入三旬日複出東方。太歲在甲寅,鎮星在東壁,故在營室。
贏,為王不寧;其縮,有軍不複。填星,其色黃,九芒,音曰黃鍾宮。其失次上二三宿曰贏,有主命不成,不乃大水。失次下二三宿曰縮,有後戚,其歲不複,不乃天裂若地動。
其蚤,為月蝕;晚,為彗星及天夭。當時宜效不效為失,追兵在外不戰。一時不出,當時反麵;四時不出,天下大饑。其當效而出也,色白為旱,黃為五穀熟,赤為兵,黑為水。出東方,大而白,有兵於外,解。常在東方,其赤,中國勝;其西而赤,本國利。無兵於外而赤,兵起。其與太白俱出東方,皆赤而角,本國大敗,中國勝;其與太白俱出西方,皆赤而角,本國利。五星分天當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本國用兵者利。五星皆從辰星而聚於一舍,其所舍之國能夠法致天下。辰星不出,太白為客;其出,太白為主。出而與太白不相從,野雖有軍,不戰。出東方,太白出西方;若出西方,太白出東方,為格,野雖有兵不戰。恰當時而出,為當寒反溫,當溫反寒。當出不出,是謂擊卒,兵大起。其入太白中而上出,破軍殺將,客軍勝;下出,客亡地。辰星來抵太白,太白不去,將死。正旗上出,破軍殺將,客勝;下出,客亡地。視旗所指,以命破軍。其繞環太白,若與鬥,大戰,客勝。兔過太白,間可椷劍,小戰,客勝。兔居太白前,軍罷;出太白左,小戰;摩太白,稀有萬人戰,仆人吏死;出太白右,去三尺,軍急約戰。青角,兵憂;黑角,水。赤行窮兵之所終。
前線直鬥口三星,隨北端兌,若見若不,曰陰德,或謂天一。紫宮左三星曰天槍,右五星曰天棓,後六星絕漢抵營室,曰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