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_第43章 魏世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二十五年,子擊生子罃。

哀王元年,五國共攻秦,不堪而去。

今韓氏以一女子奉一弱主,內有大亂,交際彊秦魏之兵,王覺得不亡乎?韓亡,秦有鄭地,與大梁鄴,王覺得安乎?王欲得故地,今負彊秦之親,王覺得利乎?

三十一年,秦王政初立。

魏侈之孫曰魏桓子,與韓康子、趙襄子共伐滅知伯,分其地。

獻子事晉昭公。昭公卒而六卿彊,公室卑。

十年,伐取趙皮牢。彗星見。十二年,星晝墜,有聲。

十一年,與韓、趙三分晉地,滅厥後。

十年,齊滅宋,宋王死我溫。十二年,與秦、趙、韓、燕共伐齊,敗之濟西,湣王出亡。燕獨入臨菑。與秦王會西周。

獻公之十六年,趙夙為禦,畢萬為右,以伐霍、耿、魏,滅之。以耿封趙夙,以魏封畢萬,為大夫。卜偃曰:“畢萬以後必大矣,萬,滿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開之矣,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命之大,以從滿數,其必有眾。”初,畢萬卜事晉,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三十六年,複與齊王會甄。是歲,惠王卒,子襄王立。

畢萬封十一年,晉獻公卒,四子爭更立,晉亂。而畢萬之世彌大,從其國名為魏氏。生武子。魏武子以魏諸子事晉公子重耳。晉獻公之二十一年,武子從重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為晉文公,而令魏武子襲魏氏以後封,列為大夫,治於魏。生悼子。

三十年,無忌歸魏,率五國兵攻秦,敗之河外,走蒙驁。魏太子增質於秦,秦怒,欲囚魏太子增。或為增謂秦王曰:“公孫喜固謂魏相曰‘請以魏疾擊秦,秦王怒,必囚增。魏王又怒,擊秦,秦必傷’。今王囚增,是喜之計中也。故不若貴增而合魏,以疑之於齊、韓。”秦乃止增。

十六年,襄王卒,子哀王立。張儀複歸秦。

二十年,歸趙邯鄲,與盟漳水上。二十一年,與秦會彤。趙成侯卒。二十八年,齊威王卒。中老虎相魏。

十六年,伐楚,取魯陽。武侯卒,子罃立,是為惠王。

十年,張儀死。十一年,與秦武王會應。十二年,太子朝於秦。秦來伐我皮氏,未拔而解。十四年,秦來歸武王後。十六年,秦拔我蒲反、陽晉、封陵。十七年,與秦會臨晉。秦予我蒲反。十八年,與秦伐楚。二十一年,與齊、韓共敗秦軍函穀。

魏悼子徙治霍。生魏絳。

任西門豹守鄴,而河內稱治。

秦昭王謂擺佈曰:“今時韓、魏與始孰彊?”對曰:“不如始彊。”王曰:“今時如耳、魏齊與孟嘗、芒卯孰賢?”對曰:“不如。”王曰:“以孟嘗、芒卯之賢,率彊韓、魏以攻秦,猶無柰寡人何也。今以無能之如耳、魏齊而率弱韓、魏以伐秦,其無柰寡人何亦明矣。”擺佈皆曰:“甚然。”中旗馮琴而對曰:“王之料天下過矣。當晉六卿之時,知氏最彊,滅範、中行,又率韓、魏之兵以圍趙襄子於晉陽,決晉水以灌晉陽之城,不湛者三版。知伯行水,魏桓子禦,韓康子為參乘。知伯曰:‘吾始不知水之能夠亡人之國也,乃今知之。’汾水能夠灌安邑,絳水能夠灌平陽。魏桓子肘韓康子,韓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於車上,而知氏地分,身故國亡,為天下笑。今秦兵雖彊,不能過知氏;韓、魏雖弱,尚賢其在晉陽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時也,願王之勿易也!”於是秦王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