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_第7章 項羽本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罷了。劍一人敵,不敷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梁嘗有櫟陽逮,乃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項梁殺人,與籍避仇於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進項梁下。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理,陰以兵法部勒來賓及後輩,以是知其能。秦始天子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華過人,雖吳中後輩皆已憚籍矣。

初,宋義所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兵未戰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覺得大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範增為末將,救趙。諸彆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成以破蟣虱。今秦攻趙,克服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堪,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鬥秦趙。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因命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彊不成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喝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饑。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可。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喝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併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彊,攻新造之趙,其必將舉趙。趙舉而秦彊,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而專屬於將軍,國度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項羽晨朝大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慴服,莫敢支吾。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乃相與共立羽為假大將軍。令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使桓楚報命於懷王。懷王因使項羽為大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

漢欲西歸,張良、陳平說曰:“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儘,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漢王聽之。漢五年,漢王乃追項王至陽夏南,止軍,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複入壁,深塹而自守。謂張子房曰:“諸侯不從約,為之柰何?”對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儘與韓信;睢陽以北至穀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漢王曰:“善。”於是乃發使者告韓信、彭越曰:“併力擊楚。楚破,自陳以東傅海與齊王,睢陽以北至穀城與彭相國。”使者至,韓信、彭越皆報曰:“請今進兵。”韓信乃從齊往,劉賈軍從壽春並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舉九江兵,隨劉賈、彭越皆會垓下,詣項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