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悲大師將他帶到一座偏殿,請他坐下,聊了些江湖上的見事蹟後,問他道:“少俠,你本日來少林寺,不知是為玩耍還是另有甚麼事?”李逸航道:“常悲大師,實不相瞞,長輩此次上寺是為刺探光複教而來,隻因貴寺中我一人不識,不知天高地厚,開口便要說找方丈大師,鬨出很多曲解,實是抱愧。”常悲道:“少俠不必為剛纔之事介懷,你欲刺探光複教甚麼訊息?”
常悲道:“馮先生久未在江湖上露麵,竟然調教出如許優良的弟子,當真可喜可賀,可不知你師父現在那邊?”李逸航道:“恩師行跡不定,弟子也不知他在那邊。”常悲和尚道:“少俠如何稱呼?”李逸航麵對武林前輩不敢作假,老誠懇實的道:“長輩李逸航,拜見常悲大師。”
李逸航見他又來,不厭其煩,隻好當真動手點他穴道,說道:“明慧大師,獲咎了。”回身便走,明慧叫道:“你彆走,你使的不是北鬥派點穴伎倆,不算數。”永緣等見他連師叔也能等閒打倒,知其短長,不敢再去禁止。
常悲和尚見他神采倉猝,彷彿要趕著離山,便道:“少俠可貴有緣上少林寺一趟,請不急分開,我去叨教本寺方丈常苦師兄,請在這兒稍坐等待。”
踏過廟門,便是甬道。甬道兩旁就是蒼鬆翠柏掩映下的碑林,過碑林後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以供奉意味“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李逸航見該殿紅牆綠瓦,鬥拱彩繪,門內隔屏前擺佈各有一尊金剛泥像。三間重簷歇山頂殿堂,內裡有兩大金剛,內裡則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渾,氣勢澎湃,不由嘖嘖讚歎。
李逸航道:“明慧大師,你不讓我見常苦方丈,又不讓我走,這是甚麼事理?”明慧來了脾氣,道:“不讓你走就是不讓你走,那有甚麼事理可講。”李逸航無法,問道:“那你要如何?”明慧道:“把你抓起來,送到戒律堂措置。”李逸航道:“我不是少林和尚,送戒律堂可有效,能管得著我嗎?”明慧不肯和他囉嗦,道:“管得著管不著不是由我說了算,小子看招。”
李逸航回身剛走幾步,突聽得風聲獵獵,有人自後飛來,心中一動:“又來一名妙手。”倉猝轉頭,隻見那人身穿灰袍,如一隻大鳥般落在麵前,細看這和尚六十歲擺佈,慈眉善目,中間的永緣等弟子叫道:“常悲太師叔。”明慧叫道:“師父。”李逸航心中驚道:“常字輩,那是少林寺中的第一代人物,和方丈常苦乃是師兄弟,端是非同小可。”當下恭恭敬敬的道:“北鬥派弟子拜見常悲大師。”常悲和尚微淺笑道:“少俠不必客氣,你是七子那一名的門下?”李逸航答道:“鄙人拜馮玉衡先生為師。”
行過數座院落,來到方丈院,走到一座孤零零的板屋外,拍門道:“李少俠求見方丈師兄。”內裡有人應道:“請李少俠進屋。”
過了一會兒,常悲和尚樂嗬嗬的返來,對他道:“李少俠,方丈師兄有請。”李逸航素知少林寺方丈的令名在外,在武林中具有極高的名譽,喜道:“有勞常悲大師引見。長輩誤打誤撞進了少林寺,竟然能拜見這位當世高僧,當真是非常可貴的機遇。”
明慧一呆,叫道:“你使詐,不算,再來。”李逸航冇推測他竟是小孩性子,隻好跟他拆下去,過得二十餘招,明慧再一次穴位受製。貳心想:“麵前這小子隻二十出頭,如不是他耍奸使滑,如何能夠勝得了我?”喝道:“你小子過分奸滑,比武不按套路出招,博得殊不但明正大,我心中不平,要跟你再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