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後的幻想_第142章 載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To be continued……

3.木星外骨骼框架

3.無星之月(The Moon Without Star):全長10.3km、寬約3.1km、高3.9km、總質量2億噸。由紅海協約在西曆12120年開端產生觀點研製,於西曆12916年正式退役於紅海國度軍隊。裝配氛圍動力爐、大型核裂變反應爐、大型核聚變反應爐、複合式交變電流緊縮電漿爐、複合小型反物質動力爐,強大的功率使得它具有最強的動力和最強的輸出功率。外殼設備670門高速火炮,32門3米口徑電子驅動炮,7門30米口徑電磁炮,反對空火炮4000門。主炮“失落之星(Lost Star)”最大輸出功率1億2000萬千瓦,高能光束已經化作無色火炮。(西曆12917年2月2日,神木夏櫻乘坐其進軍紅海戰線,厥後被希塔尼亞聯盟雪藏。)

4.第一代電磁重力航天母艦

由路易斯安澤利亞帝國設想師樺南聲·斯普利昂於公曆4527年完成製作,搭載的改進版電磁斥力引擎,荷載100噸飛翔了40秒,耗能達到驚人的540萬千瓦。

2.霧國戰車(Kiriguni Sansya):全長11.2km、寬約3.4km、高4.1km、總質量2.4億噸。由七個重力動力爐、兩個側翼複合型動力爐供應根本動力,外加八個400m放射口,最大航速達到11km/s,和雪國王座不異為HT300改革而來的標準大型航天母艦。內部搭載最新重核聚變反應爐,三個輕核反應爐幫助輸出裝配。外裝甲具有4層碳鋼量子纖維,裝配400門四十萬千瓦的電漿炮,兩門最大出膛速20km/s的電磁導軌炮,主炮“霧兵士(Fog Warrier)”最大輸出功率達到4000萬千瓦。內部大量通例兵器,設備40枚600萬噸級核彈,4枚7000萬噸級氫鈾彈。霧國戰車是不折不扣的火藥庫,由四其中心主控節製。於西曆12872年開端研製,於西曆12917年1月15日正式退役,作為幫助艦。(西曆12917年1月15日夜,從英吉利海峽返航前去帕裡斯戰線幫助文夏銘作戰,西曆12937年開端作為娜露卡納的獨占武裝之一持續退役。)

1.地球外環要塞

3.反重力體係研討

5.“啟迪錄”曲率飛船

能夠通過超高能量驅動環境中的物質停止高密度化,最大限度是強即將物質壓成白矮星程度。

7.第一代反引力波重力引擎

通過戰艦底部施加高強度電場引發戰艦底部和空中之間構成異種電荷,再對戰艦底部的電荷通過加快甩出底板,不竭地將富集的電荷甩出,從而使得空中電荷與戰艦底部電荷同性,操縱同性電荷相互架空道理,實現反重力飛翔。

4、將來瞻望(預報)

量子收束器的第二階段,最大限度是壓成中子星程度,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再次升溫。

6.星際蟲洞門

2.金星城

2.引力波增幅裝配

6.揚陸城:火星帝國特有載具,火星貴族每人一手一個。高12km、均勻半徑3.4km、總質量在1200萬噸到4000萬噸之間,冇有太多兵器設備,靠著降落時的超高能量停止爆破突襲是最大的輸出結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