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這個好,咱就要這個吧!”我爸拍了板兒,一問價,三百!
不管如何說吧,總算是把神仙請返來了。
這是一張佛畫,左下角題字寫著:“西方三聖”,畫中心是一尊站立著的佛陀,他腦後有佛光,一手結印,另一手天然下垂,雙目微閉,眉有白毫,臉孔清秀,神采寧靜。看上去給人一種特彆舒暢安閒的感受,起碼我第一眼就對這東西非常有好感,也就是現在青年那女相親見麵俗稱的:“有感受”。
我爸一聽這個代價,又躊躇了,當即和攤主理論了起來。按他的邏輯,一尊那麼沉的石像賣一千,一副紙畫要三百,感受性價比方麵有些不至公道。按他的設法,這幅畫應當比那石像便宜很多纔對。
在事情的處所要更好,殊不知,如果不竄改本身,不管走到那裡,都會趕上一樣的題目。你感受現在的事情單位同事都是狗,如果再跳到其他單位,或許那邊的同事全都是狼。
我聚精會神地聽著先容,這些內容自但是然地進了我的腦筋,很等閒地就記著了,不像是尹大夫曾經給我先容的開眼體例,甚麼子時露水,甚麼七七四十九,那般煩瑣難記。
該如何辦呢?
攤主也算耐煩,跟我爸解釋,這幅畫被和尚開過光,有真靈附於其內,這可不是用代價能衡量的。不過,攤主隨即又從反方麵停止了論證,既然一尊石像賣一千,一幅畫也要三百,那還不如再加七百買尊石像算了。
吃過午餐後,我爸又逼著我在一塊空位上做了十個俯臥撐。按他的說法,不管身在何方,都要記得熬煉身材!然後一家三口騎自行車來到市裡一處舊貨市場,這裡有好多擺地攤的,大部分賣的都是老書老雜誌,但偶爾也有賣古錢和工藝品的。我們四下裡轉了轉後,終究敲定了一尊觀音座像。這尊觀音像通體晶白,據攤主說是漢白玉所成,目測高度就跟當初楊大夫送我的阿誰擎天柱差未幾。
合法我走神的時候,我爸喝采聲把我拉回實際。
佛陀的擺佈兩邊各站立著一尊菩薩,一樣寧靜安閒。這幅畫統共有三個角色,據攤主的先容,中間的阿誰是西方極樂天下的阿彌陀佛,也就是很多佛教徒嘴裡常唸的阿誰阿彌陀佛,左邊的菩薩是觀音,這其中國人很熟諳,右邊的阿誰,如果不是專修佛教的人,能夠不會很熟諳,叫做:“局勢至菩薩”。攤主先容說,局勢至菩薩一旦舉足行路,其腳步的振動足以彌遍全部宇宙,具有一種不成思議的威神局勢,以是才叫局勢至菩薩。
萬幸,這玩意兒也充足的貴,一千塊!這個代價讓我爸立時就撤銷了把它請回家的動機,要曉得明天上午光是買禮品就花了小一千了!
實在,我爸的這類行動,是典範的迴避。其心機是如許的:在一條路上走不通,不去想如何征服路上的困難,而是想另換一條,總感覺換條路總歸會比這條路好走。當他曉得我天賦異稟輕易吸引鬼怪後,想的不是如何疏導這類才氣,而是想決計腸封閉,這是第一次迴避。劈麵對封閉天賦的惡果以後,不想如何改正前麵的弊端,反而想的是和獨一能幫忙我的人完整劃清邊界,再換一條路,去找所謂的佛菩薩。
但是,請返來歸請返來,如何供法,大師可都冇了主張。我們家人,橫向來講,爺爺是老反動,當年插手過束縛戰役,對甚麼神鬼妖怪一概不信。我外婆那宗,文明略微差點,雖說曉得點鄉村土巫,但是對於正兒八經的宗教教法,倒是一概不懂。往上再倒三代,也找不出一個信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