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謝六,兩位將軍冇有涓滴遊移,立馬拱手施禮,齊聲高呼:“拜見欽差!”聲音宏亮,響徹雲霄。謝六此時隻是三品禦前帶刀侍衛,但禦前侍衛與禦前帶刀侍衛之間,那“帶刀”二字,便是天壤之彆,意味著在天子麵前的殊榮與職位。更何況,京官出京,天然帶著皇城的貴氣,再加上謝六此次是奉旨而來,身負欽差之職,更是讓他們不敢有涓滴怠慢。
羅賦聽罷,心中不由暗自讚歎。他感慨,謝六此人,雖武功高強,卻從不以此自大,更難能寶貴的是,他曉得分寸,不越權行事。羅賦心中本來還擔憂,恐怕謝六會藉著欽差的身份,對使團的事件指手畫腳,那般一來,這漫冗長路,怕是會困難重重,毒手非常。
聖旨宣畢,世人齊聲高呼:“臣,接旨!”聲音果斷有力,迴盪在鐵雲關的上空。
羅賦等人接旨後,見謝六並非那種恃寵而驕之輩,心中不由生出幾分敬意。他們便與謝六相互熟絡起來,言談間甚是投機。隨後,一行人便向早已備好酒菜的守備將軍府行去,籌辦在宴席上共商護送高句麗使團的大計。
謝六一聽,心中不由一暖。他自幼餬口困苦,身邊鮮有朋友,更未曾與人如此親熱地坐談過。現在被兩位將軍劈麵誇獎,心中既是欣喜又是羞怯,臉上頓時紅得像個熟透了的蘋果。兩位將軍見狀,更是感覺謝六是個妙人。他們相視一笑,哈哈大笑,那笑聲中充滿了對謝六的愛好與賞識。
顛末三日馬不斷蹄的跋涉,穿越崇山峻嶺,踏過黃沙漫漫,一身風塵仆仆的謝六,終究趕到了那巍峨聳峙的鐵雲關。鐵雲關,作為邊陲重鎮,其城牆矗立入雲,關隘險要非常,乃是大懿王朝抵抗外侮的堅毅樊籬。此時,謝六心中揣著聖旨,負擔著皇命,心中既有忐忑,又有豪情。
言罷,羅賦心中豁然開暢,舉杯與謝六相碰,酒香四溢,氛圍頓時變得更加和諧。二人暢懷痛飲,談笑風生,彷彿已預感此次護送任務的美滿勝利。席間來賓亦被二人的豪情所傳染,紛繁舉杯共慶,一時候,歡聲笑語,響徹雲霄。
世人聞言,皆是一凜,因身著軍甲,不便行全禮,便立即全數單膝跪地,抱拳聽旨。謝六清了清嗓子,朗聲宣讀聖旨:“大懿天子宣:此次護送高句麗使團,大將軍羅賦為正使,禦前帶刀侍衛謝六為副,著三百燕雲鐵騎隨行。沿途可酌情行事,允爾等生殺之權。望卿不負聖恩,不墮皇威。欽此!”
席間,燈火透明,燭光搖擺,映照著一眾將士與來賓的臉龐。羅賦將軍,身披鎧甲,嚴肅中透著幾分儒雅,他舉杯輕酌,目光卻落在了座中的一名流物身上——那便是此次從邊關護送高句麗使團至京都的欽差大臣,禦前帶刀侍衛謝六。
“謝大人,”羅賦將軍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關於此次護送高句麗使團的重擔,您貴為欽差,可有何唆使或安排?我等自當極力共同,確保使團安然無虞。”
謝六見狀,也不擺譜,趕快回禮,客氣地與兩位將軍打過號召。隨後,他從懷中取出了在白蘭城接旨時,傳旨寺人奉皇命轉交的禦賜令牌。他高舉令牌過甚,令牌在陽光下閃動著刺眼的光芒,他大聲道:“天子陛下禦賜金牌在此!見令如朕親臨!陛下有口諭!”
但是,座中的兩位將軍倒是豪放之人,他們不但冇有是以難堪謝六,反而對他的這份坦誠與竭誠大為讚美。羅賦哈哈一笑,聲如洪鐘,說道:“謝大人,不喝酒便是不喝酒,何必如此客氣?我等武人,雖愛酒如命,卻也最恭敬那些真脾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