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論是繁華亂世的大懿,還是高句麗,皇權的嚴肅與恩澤,總以各種奧妙體例滲入於朝堂表裡。禦前侍衛,這一群身著華服、腰懸利劍的懦夫,不但僅是皇宮安然的保護者,更是天子恩寵與信賴的意味。此中,不乏有那些朝臣庶子,因著祖輩的功勞或皇親的庇佑,得以躋身這光榮之位。謝六現在也是這浩繁侍衛中的一員,他的身份,在外人看來,無疑是哪位王公貴族以後,被天子派來,以表正視的。
謝六那日與羅賦彙合後便在鐵雲關內靜候高句麗使團的到來。這一等,便是五日光陰悠悠流轉,直至那日,高句麗使團的身影終究呈現在了視野當中。
使團一行,陣容非常壯觀。正使乃是一名文官,名曰李國昌,年約半百,鬚髮斑白,身形肥胖,穿戴一襲高句麗特有的廣大深藍色官服,端坐在馬車之上。待得瞥見出城驅逐的大懿官兵,他馬上從馬車中走出,施禮之態,非常恭謹,精力矍鑠,涓滴不顯長途跋涉之疲態。
在羅賦一聲令下,浩浩大蕩的高句麗使團便分開了鐵雲關,朝著關內解纜了。那步隊,好像一條長龍,蜿蜒前行,在晨光中留下了一道道萍蹤。
使團以後,另有二十名高句麗馬隊與八十名步兵,他們護送著另一輛馬車緩緩前行。馬車之上,一名戴著麵紗的白衣女子端坐其間,彷彿仙子下凡。待得馬車停穩,女子輕巧走下,見到大懿官兵,亦是上前施禮,隨後緩緩取下了麵紗。
宴席上,高句麗的主使李國昌與副使李鬥星,成了交換的配角。他們與羅賦等大懿官員,談笑風生,從高句麗的風土情麵,到對大懿文明的深深敬慕,再到此次出使的各種經曆,話題遍及而深切。而繼寧公主,那位高貴而溫婉的女子,隻是意味性地與世人輪飲一圈,隨後便以淺笑聆聽,偶爾在話語的間隙,舉起酒杯,輕抿一口,或是說上兩句不痛不癢的體貼之語,更多地,是保持著公主那獨占的儀態,端坐於席,好像靜水深流。
一百燕雲鐵騎緊隨厥後,他們馬蹄聲碎,卻法度果斷,好像一道鐵壁,保護著使團的安然。再以後,便是公主與李國昌的馬車,馬車富麗,簾幕輕垂,透出一股高貴與高雅。而高句麗的兵馬則緊隨厥後,陣容整齊,氣勢不凡。殘剩兩百燕雲鐵騎作為殿後,他們神情莊嚴,目光如電,時候警戒著四周的動靜。
那一刻,在場的大懿世人皆被女子的容顏所冷傲,隻覺她美若天仙,傾國傾城。身材更是婀娜多嬌,好像東風拂柳,令民氣馳神馳。本來,這位女子便是高句麗的王儲,繼寧公主李淑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