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宗派霍啟傳令,讓夏王進得禦書房。其他李青利,古風二人,內裡等待。
梁真見得成宗,也是心喜,先行君臣大禮,後道:“陛下萬歲!”
本來這成宗,心下最不放心之處便是這西山之地,皆因其親弟梁真兵強馬壯,隻怕與他對抗。現在,皇宗子春秋尚小,且天生脆弱,坊間傳聞,夏王世子,聰明絕頂且技藝高強。其父王有爭儲之懷疑。親王爭儲,在“仁家”禮教當中,便是大逆不道。但本朝當中,便有此事。
這成宗倒是勤政,如果前代神武帝,一日隻批得1、二奏章。便是淳風帝也不過數十章矣,到了這成宗之時,若批不完奏章便不去歇息,且章章必批,偶然做至深夜。兩大寺人亦熬不住,便又設擺佈司禮、秉筆之職共勞之。
“是你那西山之地?”
成宗道:“禦弟怎有如此設法?我‘十稅一’乃是先祖太祖天子立下祖訓。豈是你我說改便改的?若端的要改,也得立在朝堂之上,商討以後再做決計。”
梁真道:“如此大事,牽涉國度法度,豈是派使者而為之?親去請命尚不知可行。”
成宗心煩意亂,也不號召,揮揮手罷了。畢成自退了出去。半晌以後,方稍得安穩,忽見右秉筆寺人霍啟又來通稟。
畢成道:“陛下,西山之地,前日為臣兄弟畢龍已探得真相。”
霍啟:“稟報陛下,西山之地夏親王並世子已到都城,現已通稟老奴,求見陛下。”
梁真又道:“皇兄也知,我西山之地,西防雅通,南防波爾,關鍵之地,以是曆代都設得番。我這脾氣,養不得閒人,將那災黎儘插手番軍、勞工,無法天災,人多產少,入不敷出。再加上朝廷所交之稅費,現已冇法支撐。故要求皇兄,對我西山之地,稅率稍降,原我朝‘十稅一’,可否在西山之地行‘十二稅一’?若如此,西山之地便可在災年療攝生息,若逼得太緊,隻怕民反,出了塞北之地那穆子豐之類流賊。”
成宗亦不想與自家兄弟鬨翻,便不好提及畢成所說改“夏王”為東川之地“魯王”之法,但道:“寡人見自我朝建立已來,常常立儲,必有藩王摻合禁止。想這天下之事,如果朝廷發令,藩王拒不履行,也冇得國法了。長此以往,國度內鬨嚴峻,哪有精力對抗狼狄、穆子豐等輩。我便想了一‘新政’。統統藩王,皆居住本地,繁華不減,削去藩兵之權。邊關、海防再不設親王鎮守,改成衛所,以便寡人節製全域性。禦弟最是我親信之人,你看如此新政如何?”
成宗也不答話,便號召寺人霍啟將梁真、李青利、古風三人領至西乾閣內住下。
成宗聽了,心下打動,心機我這禦弟,還是在為寡人籌算。待我再摸索之。
畢成道:“禦弟畢龍,在‘西山暗訪衛’中留得耳目,時候為陛下探得動靜,現已探明,西山之地似又要擴大藩軍,其心不明,請陛下明鑒。”
“閣老有何建議?”
畢大力心下自是最體味成宗之意,現在這成宗最見不得便是“危其權”、“爭其儲”此二事。一是本身位置不保恐有性命之危,二是皇子嗣倒是脆弱無能,眾後宮現又止生得這一兒,怕真有親王勾搭權臣,爭去儲位,斷了自家龍脈。畢老兒在家中早已叮嚀,讓畢成這番明裡暗裡,大要讓成宗防此二事,其挑得成宗心下憂愁,更加擔憂此事了。成宗聽了畢成教唆,忍無可忍。心中已覺其弟便是謀逆之人。忽地神采青如鐵石,手亦略略顫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