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灑熱血沐蒼穹_049.畢老兒一石三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畢成道:“幾日前,有暗訪衛探子諜報導,這天風山中順天軍,號稱一萬,實是誇口了,有實據道,流賊總計八千餘人,而大部為家眷、庶務之人。而可作戰之兵士,僅二千人不足,再撤除老弱傷兵5、六百人,實止一千3、四百人。前番呂佈政司、穀都司在塞北之地,大戰流賊,已滅其大部。殘部現已再無反叛之機,故臣考慮,這番請命招安,實是流賊無法之舉。我朝可先行招安,以安其心,再封其官位,以滅其誌。則中原、塞南及其他各省‘順天軍’殘部,失了主骨,便可不攻自破矣。”

“定是有了悠長籌算。”

孟倫坐下,細心考慮半晌,道:“天王,我有一法,簡練易用,不但可處理當下運糧之困。今後亦可有高文為之。”

眾大臣聽了畢龍所言,下四交頭集耳。成宗看了看信,神采亦是慌亂。

“是也,如此看來,哪有招安之意?還要將地目府做他統領,這乃是國中之國也。離地目府比來城池,乃是邊柳衛。悠長下去,養虎為患,定會先攻取四周州縣,而邊柳衛首當其衝。以趙濟安小聰明哪能對抗钜奸之人,你是推介趙濟安為邊柳批示使,到時丟了邊柳衛,皇上見怪下來,你又如何擔負?”

童善豹道:“我塞北、塞南、中原三地府軍,轉戰數年,纔有這戰果,勝利即在麵前,怎能半途而廢?若讓穆子豐養了氣力,再去剿除,怕是再不易了罷。”

穆子豐聽了,大喜道:“何法?子真兄弟快快講來。”

滿朝高低,達成分歧。同意招安,並授穆子豐伏安侯,暫兼地目府知府一職,軍政自治,但歸塞北省佈政使司、都批示使司辦理。幫手邊柳衛抵當狼狄。暫無品極,待今後有了功勞,再行評賞。又送銀二千兩,白米二百石、禦酒五十甕、肉鋪布匹等物件多少,犒賞眾軍。呂有方、穀青部下統統協同作戰之府兵,各回原州府,不再圍困天風山。

成宗點頭稱是,道:“畢愛卿又有何辦法?”

畢成驚道:“還是父親想得全麵,那咱家就不做這樁‘買賣’了,靜觀其變如何?”

穆子豐道:“本年大災,夏季先是乾旱,我塞北之地糧草產量無幾。現至暮秋,又有澇相,地目府南,另有很多原官家地步,也產了一些糧食,現已派人搶收結束,無法城南有豐河原是枯河,十數年無水。幾番秋雨,又成河矣。擋住來路,若建橋,水位已長實不易也,若不建四周船隻又無,運不得幾擔。若丟掉又實為可惜,故遲疑此事。”

畢成道:“此事如果做成,不但可滅了童國老威風,長了咱家誌氣。還可借趙濟安之手,穩固些軍中權勢,一舉兩得之事。父親覺得如何?”

再說穆子豐,誌對勁滿。天風山中營盤,止派少量軍士扼守,作為看家後路。剩下眾軍,皆去了地目府。穆子豐進駐知府衙門。城中有原總兵府,作為各將領商討軍情所用。城東門外二裡處又有府虎帳。順天軍便作為駐紮所用。為不擾民,穆子豐服從孟倫建議,將家眷安設於城西八裡方界村四周,派眾工匠在土山開得窯洞,又簡樸置了戍守所用之土牆、柵欄、哨塔,彷彿一營盤。營內又調派兵士五百守防。統統次序井然。

畢老兒笑道:“你看這穆子豐平常攻陷城來,定開倉放米勾引貧民入夥、隻劫奪富戶充做軍資。這回攻陷城池,卻不走了,是何意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