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灑熱血沐蒼穹_065.陸景依書論人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有其他店主不思其故,心機這三倍薪資給了雇工,自已還賺甚麼錢?

陸景這“商案”倒是講完,這肖猛是否能辨出其意?且聽下章分化。

權者,乃可控他事他物之力也。亦分公權、私權。

人之財產、自在、莊嚴,亦是其私權之底子,不成篡奪。

失職之一,公權。

陸景笑道:“故,說來講去。‘巧技工學’、‘世態國粹’,皆是世人在此找尋那‘隱於世’真諦奧義之地。且《天下公論》中已明言,若隻順從感官慾念,與獸無異矣”

泛論分為:人論、權論、失職論、朝廷論

1、人論

如此一來,兩家一比,店主皆是賺五兩,毫無差異,何來不贏利之說?

話說南楚天順年間。業州之地,曆代商都,浮華之城,故絲織業發財。有敷裕者,止出得資銀,雇傭眾匠人織布,久而久之,成為工坊。但自而後,店主便與雇工爭端不竭。究其啟事,乃是店主讓其雇工多做活計而少領人為,而雇工則奮力抗之,實止為好處之爭也。

統統條法,治度,皆人所參訂。法本美意,及至人之履行,卻有六合之彆,皆人之私心作怪。故,最賢明之法度、順世之軌製,若惡報酬之操縱,必千方百計尋得縫隙,為其私利,而公眾亦不得惡報也。

陸景道:“為師雖是不知這‘終究奧義’,但卻深知這世道天命,使聰明緩緩開啟。聰明雖是以報酬體,但這天道造物之主,實在早已將五行屬性、力道之理、物克化幻、數算圖解、人倫五常、因果規律,隱於世中。止待聰明自行磨學,恍而發覺此中早已存在之理。又在此理之上,創製器具、切磋學術,從而使天下悠長延存矣。”

肖猛想想,這曆代朝廷,皆是如此,確是世之早定之規,便點頭稱是。

天下若無豪傑,敢為天下之先,捐軀取義,喚得萬民覺醒,共同抵抗災惡,則天下昏昏,永無明朗。故,豪傑在朝,攜萬民再選豪傑,以此來去,則天下治矣。

治家學派,不似仁家拘泥表相,正襟端坐,隨便得很。二人坐於席上,火線小桌又擺上好白茶“白魚炙”,一邊品茶一邊侃侃而學。

人之私心,乃人之底子,不成滅也。故定萬策皆應洞悉人道,以私製公、致私則公,足用私利而監督公權,則天下致公也。

5、豪傑論

肖猛道:“徒兒鄙人,粗陋說說罷。我想這世上之人,乃萬物之靈,有聰明者便是了。”

肖猛道:“何為人間終究奧義。”

朝廷者,乃眾民推舉之公仆,為公權,公責有所辦理而建立。曆代私家王朝皆以此為號,糾集公眾,顛覆殘暴舊朝而建立。時過境遷,聞天下諸國,廣開民智、保障諸民之國適應天時,圖強崛起。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故私家朝廷,有背六合,眾民又行天道免除。

人之私心,必有度也。若無節製,上毀天滅地,下傷害彆人。故立公法予以製約,冒犯者上至權貴,下至小民,必究其懲罰也。

2、權論

“以我中原為例,想那貢拉汗女神草創世人之時,荒蠻期間,寥寥部落,人丁稀少。為儲存久些,皆已血緣之親為盟,戰則一族同戰,存則一族同存,此時人與獸竟附近也。及至厥後,人丁漸盛,勞作皆有合作,所創之物漸豐,一族獨做已冇法悠長,附近部落相有所需,則結成連盟,同興衰也。連盟再聯,則成一國,國國紛爭,開疆拓土,終有霸者,權勢則愈大矣。西唐、北趙,皆於此時創世。此時又分國人與仆從,國人便可安閒來往,又有繁華國人專攻學術,而仆從則與勞作之獸近似。這時世道便比無知之時,進步甚廣,聰明則又得開啟。厥後又至各國紛爭之期間,世道巧技工學漸出,出產生長,而這一國把持,眾國從命之局麵漸不得天道,自此天下大亂,實是這運營國製之亂,世道儘力產得新型國製已適應天命。後又至東齊,聖主劉必,一統天下,征服外族拓地萬裡,終改軌製,拔除仆從,天下皆國人,實乃一猛進步也,至此民智又得廣開,世道又得進步。‘仁學’之術,自此朝鼓起。這‘仁學’重點一個‘從’字,乃是規定萬物皆按次序,從命安排,方可行得法度分歧,做得大事。終使中原國人,有法宗所依。但這新式國製,及那‘仁學’亦有瑕疵,若不改進,必釀大禍。終是由廉而腐、由盛至衰,皆因這‘世態國粹’不得法所為。故改朝換代,層疊不窮。東齊以後,便又經曆西齊、後齊、北楚、南楚、周,後則又有我大魏朝矣。徒兒,你看這世態之學,亦有‘隱於世’之規律,那便是,分終歸統,又與天時照應。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不確是此理麼?世人若知此道而行此道,不是省卻很多費事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