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天神帝_第209章 樂道三境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秦玉泰然自如,舉杯回禮道:“回林大師,此言是鄙人小時候流浪江湖,碰到的一名樂工所言,他吹笛吹得極妙,鄙人聽得出神以是才記了下來,至今不忘。”

此言一出,世人沉默不語,林大師畢竟學究當世短短敲擊幾下,已經概括了人間樂律的大抵之理,要向彆開生麵,必定是得有不凡成就之輩。

盧照影聞言眼神略一暗淡,也隻能安撫道:“樂道貴在知音,林老夫人平生精研樂理,已是很多人平生未能企及。”

秦玉連眼神都冇正眼瞧他:“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本來是一家。佛法講「明心見性」,儒家講「忠恕」,忠恕上麵,也不過是一個心字。”

普智和尚聞言目光微移,見說的人一身敞亮文人青袍,頭頂烏冠帽,彷彿一個大儒氣度。

林大師這一句話不但讓祿王冇了充沛的口氣,祿王雖精於樂理,但也確切不敷以答覆林大師的題目。

這是最粗淺的樂理表示,在坐的人都明白。

洪龍圖聽後,先是濃眉一鎖,眼色暴露了迷惑,但見普智不動聲色,他也隻好不再多問。

至於場上表示最平常的,應當就屬秦玉三人了,霍瑤仙雖懂樂律,但脾氣早已不是之前的嶽冰瀾,對這也是全然無感;mm嶽凝珂更是如同畫畫給瞎子看,對樂律一竅不通,隻能杵在那邊,嘟著小嘴,不知在數哪兒的屋瓦數量。

普智一傳聞秦玉提到法事相乾,眼中也閃過一抹藏匿極深的異色,他也立掌點頭回禮道:“眼下鄰近千佛大會,施主如有法會需求本宗,本宗隨時願結以善緣。”

祿王是大荒朝親王,自幼打仗的都是王家的琴棋書畫之教,對於樂律成就自是不必多言,這司音坊所奏音樂當然一下子他就體味到了其中精到處,眼睛似睜又閉,像是沉浸此中卻又保持著可貴復甦。

隻要秦玉一向神采靜如平江水月,像是純真地賞樂,就如許幾曲終罷,他也和盧照影一樣,鼓掌而讚。

上官墨順手淡淡禮道:“恰是,送壽禮給林大師還是情有可原,若要給我矯飾甚麼神通佈道,大可不必了。”

隻不過因為席上的也都是來自各處的大師騷人,不免仍故意氣傲岸之輩,看到普智如此說法,也不冷不熱地在喝了一杯酒後拋出了一句:“唸佛誦經,不過是滿足慾望,求名求利求心想事成,可算不得甚麼大道,還是讀聖賢書端方己心纔是要緊之事。”

“這位先生說,佛法不修本心,實在不然。”

上官墨全冇正眼瞧一眼普智,猶自摸著下顎黑鬚:“公允嗎?我看不見得,賢人言,君子之道貴在正心誠意,不假外求,何必求那泥偶泥像?我在泰封城中也聽過,說你們天神宗的和尚,常常對百姓揭示甚麼天眼通,天耳通的伎倆,幻惑民氣,若都像你們佛家不修改心,妄圖搞些奇技淫巧,求神通,那百姓誰還種田讀書,你們和尚怕不是也要餓死。”

秦玉謙恭朝著祿王點頭,又指向那位普智和尚:“不敢,偶抒胸臆罷了,若論佛門經藏,天然是不如這位大師的,提及來,我此行泰封,是為叔父做法事超度,到時候還要多賴於大師如許的高僧。”

玉兒這些日子不見,當真是脫胎換骨,神采上更加地超卓了。

普智和尚對著秦玉讚了一句:“好一句佛法越深,神通越深,施主所言倒與我天神宗教義略有幾分相合之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