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刀_第八章 混不吝的徐公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徐傑聞言轉過甚來,迷惑問道:“雲小子,看來你也是早已看破這西貝貨。這對姐弟人還不錯,風采不差。隻是這名字大抵是假的。”

徐秀才聞言,白眼一翻,看了看雲書桓道:“雲小子,不見你平常多說一句話語,此時倒是連說兩句。見不得公子我好是不是?”

雲書桓也是轉頭來看,眉頭微微皺起。又看了看自家公子,也是曉得自家公子可不是忍氣吞聲之人。

徐秀才聞言一愣,轉頭去看,隻見身後也坐著兩個少年人,與本身年紀相仿,從穿著來看,當真不是普通人家。開口說話那人,一副大義凜然模樣,話語固然冇有指名道姓,倒是眼神與徐秀纔對視在了一起。

徐秀纔會心一笑,要說雲小子有個閨女的外號,那不過是調笑。這位還真是個閨女模樣,穿一身文人長衫,也粉飾不了女子的脂粉氣味。

那開口說話的少年聽得徐秀才之語,麵色微微一愣,看了看身邊火伴。便看那火伴聽了徐秀才的話語以後,還在作一番深思模樣。

這女子出門,還要換一身打扮,明顯不是小門小戶的人家。

雲書桓低了低頭,又不再多言,也是曉得與自家這個公子多說無益。

人要成名,本身本領隻是其一,首要還是要靠渠道。冇有鼓吹渠道,就如徐秀纔在青山這類小縣城,即便寫出了高文,冇有人擺佈吹噓,冇有人傳唱天下,也隻會是籍籍知名。這也是為何文人都往大處所去的啟事,江南之地便是文人會聚的處所,其次纔是都城汴州。

這位秀才老爺徐公子,便是這麼個混不吝。

一曲詞在少女口中咿呀唱罷,茶館內滿座之人,皆是鼓掌喝采。好與不好,這些大多並冇有讀過多少書的人,大抵也辯白不出個以是然。但是聽得是楊立新這個名字,拍起手來,也隻為顯現本身咀嚼不凡,用一個詞來講,便是“附庸風雅”。

雲書桓說這句話,徐秀才便真不樂意了,雲書桓可不是那些冇有讀過多少書的人,雲書桓讀書學文的程度,徐秀才心中是有認知的,隻感覺雲書桓程度不低。雲書桓說得此語,徐秀纔開口便道:“雲小子,你這也太冇有賞識程度了,就徐立新這詞。通篇下來,看東風也悲,看秋風也悲,看夏季也悲,哀痛個甚麼啊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不過是騙女子眼淚的玩意,實在下乘。”

如果到了大江郡,那就完整不一樣了,大江郡城裡,才叫繁華。真正的文人雅地,青樓小築,花魁畫舫,搏戲瓦舍,樣樣俱全。

青山縣,本是小縣。隻因在離大江不遠的富水河上,以是這青山縣固然不大,倒是也不窮,固然不比江南之地,如果比起北地一些縣,也算得上敷裕。

台上坐了一個少女,長得並不美豔,手中抱著的琵琶,也顯得有些陳舊,彈奏出來的噪音之聲,調子倒是不差。

徐秀才便是感覺與這雲書桓實在交換不下去,唯有落座,做一個假裝活力模樣。

詞曲天然在唱,徐秀才便是聽得楊毅的名字,就興趣缺缺。江南名流很多,徐秀纔看得上的人倒是未幾,比如吳彥、吳伯言。詞作大開大合,蕭灑儘情,寫出的詞有讀李白的詩一樣的感受。徐秀才便是極其喜好。如果有吳伯言的新詞,徐秀才必定也如雲書桓普通滿臉等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