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妖嬈1_65.第65章 ,激烈討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薛章致並未昂首去回望淩玨,而是徑直邁步走向戶部尚書陸謙之,厲聲道:“陸謙之,你乃堂堂戶部尚書,掌管天下稅收之事,本侯隻想問你,莫非我大燕冇了江浙閩一帶的稅收就保持不下去了?”

鄭國義見狀一怔,不由心想:“薛章致啊,薛章致,你的心未免也太急了,為了這三十萬兵士,竟然連京畿都尉一職也作放棄,莫非你就不怕得不償失嗎?你可曾想過,睿王手中的這些兵士跟了睿王將近十餘年,哪怕現在睿王死了,可餘威猶盛,又怎會是你一時半會所能兼併的!”言念及此,當即決定互助一把,務需求讓諸葛征信讓出京畿都尉一職,旋即拱手啟口道:“回皇上,依微臣之見,諸葛都尉尚算合適之人,隻是都尉一向保護京畿重地,從未有過任何上疆場的實戰經曆,如果諸葛都尉能在上位之際處理西涼邊陲之禍,一來能立下威望,讓梁國不敢冒昧,二來也能立下軍心,讓三十萬兵士以為諸葛都尉乃是眾望所歸!”

淩玨聽了,故作恍然大悟狀,道:“鄭愛卿言之有理。鄭愛卿,你乃兵部尚書,掌管天下衛兵武官選授事件,不知愛卿可有合適的人選來統領這三十萬兵士?”話音剛落,未等鄭國義迴應,京畿都尉諸葛征信邁出一步,雙腿一屈,單膝跪地,抱拳道:“末將諸葛征信自薦!”

回到福寧殿後,淩玨越想越氣,越想越亂,在京畿都尉和三十萬兵士統帥之間扭捏不定,有道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顛末徐熙的提示,淩玨便決定將拋出此題目的鄭國義和他的親信將軍傅廣鋒一併請來福寧殿。是夜,淩玨便號令羽林軍將鄭國義請來福寧殿,實則是派羽林軍潛入鄭府將鄭國義綁至福寧殿,又將薛子銘部下副將傅廣鋒傳來福寧殿。三人便於福寧殿就諸葛征信調職一事,會商的如火如荼。

現在更是讓薛章致和他的一眾嘍囉如此咄咄相逼,淩玨暗下決計:“不管此次支出甚麼代價,朕都不能讓軍權旁落,哪怕朕親身領兵,朕就不信戔戔梁國能掀起甚麼風波!”一經想通,他並無其他顧忌,正欲啟口,卻被鄭國義搶先一步道:“侯爺,雖說將吳將軍調離水兵並未不當,可如果讓吳將軍統領睿王部下三十萬兵倒是大大的不當!”

鄭國義實在並不是薛章致心中所想的那種陳腐之人,他能從十萬多考生中脫穎而出,以一甲進士之資入宦途,卻因朝中無人,被外放興慶府,從八品知縣做起,一步步晉升為兩廣總督,固然終究是因為淩玨的賞識才晉升為兵部尚書,可這統統皆說瞭然他精通為官之道,卻又不趨炎附勢,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也是淩玨心中剛正不阿,為人樸重的好部屬。

隻見陸謙之俯身垂手道:“回稟皇上,侯爺,江浙閩固然是極其敷裕之地,可本地之地長年遭到海盜侵襲,早就不複當年之景,究竟並未丞相所言。”

鄭國義稍整衣衿,抱拳正色道:“回稟皇上,吳彥飛吳將軍,閩南福建人士,海兵出身,善於海戰,可睿王手中的三十兵士卻絕大多是鐵騎,步兵,卻唯獨不會海戰,這也是為何這些年來睿王固然軍功顯赫,威名在外,卻從未領兵抗倭。而吳將軍倒是海上的霸主,江浙閩一帶皆因吳將軍的鎮守,這些年滅了很多海盜,可謂是本地群眾氣中的豪傑。如果將吳將軍冒然調回,讓他統領鐵騎步兵,微臣以為將得不償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