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董卓擅權:黃巾叛逆後,各地豪強以彈壓黃巾為名,招兵買馬,擴大分力,盤據一方。涼州軍閥董卓以肅除寺人為名進京駐守,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漢獻帝),董卓自封相國,獨攬大權。驍(xiao)騎校尉曹操,聯絡冀州袁紹,堆積各州郡人馬,選袁紹為盟主,進軍洛陽。董卓得知,遷都長安,燒燬洛陽城。
58、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
68、南北朝:公元420年,東晉將領劉裕即位,國號“宋”,統治南邊,晉恭帝退位,東晉滅亡;次年劉裕毒殺晉恭帝,開了殺“禪讓退位者”的先例。北方的北魏滅掉北方的幾個小國,結束了十六國分裂的局麵,公元439年同一了北方。南邊的宋和北方的魏分統天下,並立百餘年,汗青上把這段期間叫“南北朝”。
46、黃巾軍叛逆:東漢晚期,官宦和外戚兩大個人瓜代專政,社會動亂不安,公眾流浪失所。冀(ji)州钜鹿人張角提出“彼蒼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標語,停止了大範圍的農夫叛逆,規定義兵以黃巾纏頭,故稱“黃巾叛逆”,後被官軍彈壓,餘部反叛了20餘年,使得東漢王朝奄奄一息。
72、公元581年,楊堅滅北周,稱帝,國號隋,為隋文帝,定都長安。楊堅即位後以“儉仆”、“殺贓官貪吏”穩定了政權,掉隊行了係列的鼎新,此中最大的功勞是,拔除了曹魏以來的九品中正製,初創了科舉製。公元587年,隋文帝舉兵南下,毀滅了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陳朝”,同一了中國,結束了270年(東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麵。
57、公元220年,一月政治家、軍事家、墨客曹操在洛陽病逝,十月,曹丕稱帝,建魏,東漢滅亡。
69、科學大師祖沖之就是南北朝期間的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家和機器製造家。他所創製的《大明曆》,肯定一年為365.2428天(與當代科學肯定的隻差50秒),斥地了曆法史的新紀元;祖沖之是天下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7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祖沖之還和他的兒子處理了球體體積的計算,先人稱之為“祖氏道理”。於公元500年去世,享年72歲。
49、王允巧誅董卓:董卓挾天子跋扈當道,生長到“董卓不除,國無寧日”的境地,司馬王允將義女貂蟬同時許給呂布和董卓(寄父子乾係),使之反目,並調撥呂布將董卓誅殺。(野史中未有貂蟬的記錄,隻說是呂布與董卓婢妾私通,二人終至反目)
53、三顧茅廬:袁紹得勝,劉備投奔劉表,屯駐新野小縣,訪襄陽水鏡先生司馬徽(hui)知: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臥龍”諸葛亮,字孔明,劉備三訪襄陽隆中,求得諸葛亮出山幫手,並遵循《隆中對》“東聯孫吳,西據荊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戰略,成績了三分天下的大業。
71、顧愷之:東晉期間繪畫出色的代表人物,是我國初期繪畫實際家,代表作《洛神賦圖》。
59、關羽因粗心失荊州,公元222年,劉備為奪回荊州,替關羽報仇,出兵三峽,打擊東吳,在彝(yi)陵猇(xiao)亭被陸遜打敗,於次年病逝。
75、房謀杜斷:指唐太宗的兩個得力的宰相,房玄齡、杜如晦,房玄齡長於策畫,杜如晦能斷大事,二人默契共同共同幫手唐太宗,唐太宗視為本身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