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其他嬪妃感覺不成思議,就是朝中大臣都感覺不成思議,這閔妃到底是何方崇高,竟然成了終究的受益者,他們這些天的儘力,不是一個笑話嗎,特彆是歐陽家,那的確是一口血都要吐出來了,本來以為惠妃成為皇後是十拿九穩的了,這個閔妃又是甚麼時候跳出來的,的確是太可愛了,之前的皇後搶了惠妃皇後的位子,如許就算了,當時兩人勢均力敵,但是現在的閔妃又算甚麼?
“兒臣就是從多方麵考慮,才挑選了閔妃的,惠妃育有大皇子和三皇子,如果冊立惠妃為後的話,大皇子就是宗子加嫡子了,太子之位非他莫屬了,此時兒臣還冇有選定擔當人的人選,天然不能挑選惠妃當皇後。”皇上說道。
“太後宮內裡,可不能亂來,如果被髮明瞭,那但是連皇上和太後都一起獲咎了,現在也冇有需求去密查甚麼,畢竟皇上和太後的決定,莫非我們還能竄改不成,順其天然,本宮信賴,這一次皇後的位置,十有八九是我了,既然如此,就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呈現甚麼不對。”惠妃說道。
“是,娘娘,娘娘說得對,我們隻需求耐煩的等候動靜便能夠了,冇有需求冒那麼大的風險。”吳嬤嬤說道。
皇上也曉得冊立閔妃為皇後的話,很多人都會很不平氣,但是如果是由太後下旨的話,不管是後宮還是前朝都不敢有人說甚麼了,畢竟太後是長輩,就連皇上都不敢說甚麼,大臣,妃子就更不敢了。
太後也曉得此中的彎彎繞繞,不過既然皇上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太後如何也要給麵子,不過太後之前還真的冇有重視過閔妃,不曉得給皇上灌了甚麼迷魂湯了,讓皇上如許非要冊封閔妃為皇後不成,之前還真的是藐視了對方,不過事已至此,現在說甚麼都不管用了,本身這個太後,也是皇上尊敬本身,本身才氣有統統,如果皇上不把本身放在心上,本身這個太後也冇有多大的權力,是以太後是不會和皇上太擰著來的。
“那賢妃和容妃呢?”太後還是不甘心的問道。
皇上從太後那邊分開後不久,太後就讓人寫了懿旨,實在皇上剛走,就寫懿旨那絕對是會引發後宮嬪妃的妒忌的,這申明甚麼,這申明是皇上和太後共同的設法,是以閔妃真的被冊封為了皇後,能不被妒忌嗎。不過太後對閔妃也不是很對勁,天然不會替閔妃考慮了,至於這拉仇恨值的事情,在太後心內裡,如果這閔妃連這一點事情都搞不定的話,那麼就冇有資格當皇後。
“皇上,閔妃固然不錯,但是這非論是家世,還是子嗣方麵都不如其他幾個嬪妃,這挑選閔妃的話,恐怕不太合適吧,就比如說惠妃,惠妃有大皇子和三皇子,當初要不是皇後當上了皇後,恐怕當初當上皇後的就是惠妃了,閔妃就比惠妃弱勢多了,這挑選皇後可不能僅僅遵循本身的愛好來,皇後是國母,但是要擔負起統領後宮的事件的,皇上固然喜好閔妃,但是也不能太偏疼了。”太後說道。
“娘娘,本日皇上去了太後那邊,恐怕是去找太後籌議皇後的事情,要不要老奴派人去密查一下環境。”吳嬤嬤說道。
“這冊立皇後,兒臣籌算讓母厥後,畢竟是國母,由母後下懿旨,想來就冇有人反對了。”皇上說道。
皇上從太後那邊出來,表情很鎮靜,冊封心皇後的事情終究處理了,本身也算是能夠輕鬆一陣子了,這一段時候不管是後宮還是前朝,明裡暗裡的說冊封皇後的事情,皇上也聽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