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他有三個兒子,那三個兒子身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大人以為小孩中風抱病、身材不好都是因為疫鬼作怪。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以是,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保全一年的安然。”小旌旗還記得這故事是有一次季乾跟他說的呢。
四口之家現在光剩下哥兒倆過日子了。哥哥看到這大囤滿小囤流的糧食,對弟弟說:我們有這麼多的糧食,夠了,本年歇一年吧!
這年到了臘月初八,家裡實在冇有甚麼可吃的了,如何辦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掃帚,弟弟拿來一個小簸箕,到先前盛糧食的大囤底、小囤縫裡掃呀掃的。從這裡掃來一把黃米粒,從那邊尋出一把紅豆來,就如許,雜糧五穀各湊幾把,數量未幾。樣數可很多,最後又搜出幾枚乾紅棗,放到鍋裡一齊煮了起來。煮好了,哥倆吃起這五穀雜糧拚集起來的粥,兩雙眼對望,才記起父母臨死前說的話,悔怨極了。
“行啊。”林木可不曉得客氣為何物,一屁股坐到了林洎身邊,說道:“小旌旗,你先說。”
淳歌倆人聽完便將視野轉移到了林木身上,饒是這傢夥臉皮極厚,也不美意義不開口。
淳歌是甚麼人啊,天下聞名的大才子,甚麼故事他冇聽過,但他就是喜好那些故事從林洎的嘴裡說出來,以是他也不打斷:“說來聽聽。”
“淳歌,還冇好呢?”林洎瞧著那一鍋五顏六色的粥,聞著那種誘人的香味,早就餓得個底朝天了。
“粥好了。”淳歌聞著味道,欣喜地叫道。
“不錯,確是有這個傳言。”淳歌當然聽過這個故事,他蓋上鍋蓋,端起林洎給倒的茶水說道:“我這兒也有一個臘八節的故事。”
“這粥估摸著還要好些時候,要不你倆也來講說?”淳歌指了指身邊的椅子,說道。
十三等民氣中很不是滋味,他們是統衛,必定了要隱在暗處,可淳歌卻給了他們不一樣的人生。他們第一次賑災,第一次上疆場,第一次立軍功,第一次活得像個甲士,第一次有莊嚴的說話,都是淳歌給他們,可現在他們的任務倒是監督淳歌。如許的竄改,他們很難接管,卻也不得不接管。
北方的臘八粥非常好喝,即便淳歌回到東南還一向念念不忘,隻可惜這一年的臘八節淳歌與林洎都是在繁忙中度過,以是淳歌籌辦在分離的前一天,好好同林洎過一日平常伉儷的日子。
“如何會呢。”林洎拿了塊巾帕,為淳歌擦去額角的汗珠,笑道:“那為夫便說個臘八粥的故事給你聽。”
弟弟說:本年這棗樹也不當緊了。歸正我們也不缺棗吃。
淳歌無法地翻了個白眼,說道:“起初年。有這麼一個四口之家,老兩口和兩個兒子。老兩口非常勤奮,一年到頭乾著地裡的莊稼活。春耕夏鋤秋收,兢兢業業奔日子。家裡存的百般糧食是大囤滿、小囤流。他們家院裡另有棵大棗樹,老兩口經心培養,結出的棗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賣,能賣好多好多銀錢,小日子過得挺敷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