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珺實在不明白,傅珂如此高聳地跑來跟她要這個名額,她究竟是如何想的?
正因為退學極難,白石書院的免試名額向來是極受追捧的,傳聞外省的有些販子願以萬金求一個名額,可見其代價之高。更可知這個名額動手之不易。
但是,便是如許平平至極的乾係,傅珂竟也能開口提出這個要求,傅珺不明白她所依持的是甚麼?她有甚麼來由能夠如此理直氣壯地要求傅珺讓出阿誰名額?
她保持著這個行動約莫有兩秒鐘的時候。方歉然地笑了笑,放動手來低聲道:“瞧我,都與四姐姐說了些甚麼呀,倒叫四姐姐見笑了。”
傅珺淡淡地看著傅珂,一時候很有種莫名之感。
傅珈因乃是嫡長房嫡長女,又出身侯府,是以順利拿到了免試名額。
剩下的傅珍與傅瑤因皆是庶女出身,免試名額是想也不消想,必定輪不上的。傅瑤因有其生母馬姨娘使力,由傅庭出麵舉薦,方獲得了測驗資格。至於傅珍倒是冇這個榮幸了。因為無人舉薦,她是底子連插手退學試的資格都冇拿到。
哪怕生在小小縣城,她傅珂也一樣能夠做得很好。而她所知所會的,亦遠比傅珺這些所謂出身高門的女人們要更多。
且方纔傅珂所說的甚麼“日子不平穩”,這是挾功還是扮不幸?那一番作態較著是要引著傅珺往下問,那言而未儘裏的意義,是在指責傅珺這幾年過得太“安穩”了麼?
這般想著,傅珺便抬開端來,也不言聲,隻用那雙烏沉沉的眸子向傅珂掃了一掃。
傅珺便抬起眼來微含訝異地看了傅珂一眼,道:“五mm這話說得卻偏了。你如何不往另一頭想一想?一自你們從寧波回了府,我便將手上的白石書院免試名額讓了出來。這外人看在眼裡會如何想?且先彆說甚麼父親的官聲,便是母親的名聲,隻怕現就要受損了吧?”
她側過臉去望著一旁的書案,兩頰垂垂地便有些微紅。停了好一會她才低聲道:“我自是曉得。那白石書院的免試名額極其可貴。四姐姐自是要多方考量纔是。但是,”說到這裡,她轉眸看向傅珺。眼裡的怨懟與憤激一閃而過,複又換過一副誠心的神采來續道:“但是,姐姐自幼便得大儒滄浪先生的教誨,又在姑蘇過了那麼長時候的安穩日子。想必學問是有長足進步的。不像小妹我,自幼長在陂縣。兩年前才初度進了京,後雖跟著父親去了寧波,隻那邊的日子並不平穩,四姐姐你不曉得。有好幾次我與我娘都碰到了……”
她心下微凜,略有些不安閒地挪了挪身子,本能地將本身與傅珺的身材間隔拉開了一些。
她們原就冇有血緣乾係,卻成了一家子姐妹,相處淡淡亦是平常。
白石書院每兩年收一次門生,退學者除有少部分高門或世家後代能夠免試退學外,餘者皆需插手退學試。
她強力壓下湧上心頭的不屑之感,儘量將神采放得更和緩些,望著傅珺誠心腸道:“四姐姐,小妹也不想以旁的話對付與你。實是此事如果由小妹向父親提及,父親若應允了,姐姐豈不尷尬?再者說,在現在的環境下,四姐姐若能主動開口讓著名額,父親與母親見四姐姐如此關愛幼妹,自會萬分歡樂。便連祖父祖母亦會高看我三房一眼呢。到時候四姐姐這名聲可不就出去了?今後出門會友訪親,旁人提及四姐姐來,也隻會誇一聲姐姐的好。彆的,父親剛回都城,便有四姐姐謙讓幼妹的雋譽四周歌頌,於父親的官聲亦極無益。四姐姐想想,這難道與己與人皆好的事情麼?”